i 首页 > 中文版首页 > 联系我们 > 康育义山水画艺术主页

《康育义地质山水艺术选集》首发贺电贺信  师生作品联展

座谈会发言记录

(张崇波根据录像影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座谈会由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陆现彩教授主持。

本书作者康育义老师发言:
  今天大家在百忙之中过来,非常不容易,我感到很荣幸,在这个时候我想对大家的光临深深的表示感谢!
  这本书是47年才产生的,其中前17年基本功积累,后30年才有像样的画出来。这本书的第一张画就是1982年的《夔门》,当时我是到成都去开会,坐船到重庆,回来以后创作的,这是地质山水画的开篇著作,最后一张画就是今年2012年创作的,因此这本书汇集了我三十年的创作的成果,30年孕育了我的一个大儿子,今天终于把他奉献给大家,这个儿子长的好不好?我想他四肢都是健全的,春夏秋冬,早中晚夜,阴晴雨雪在这里头都有了,但是丑不丑,美不美呢?大家评述,我不多说。
  我现在着重解释一下什么叫地质山水画?所谓地质山水画,或叫旅游风光绘画,它是在山水地质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山水画的新品种,它主要特点是根据不同的地质构造带,不同气候带的山水地质学的特点和美学特征来进行创作的。我国幅员广大,不像欧洲,开一个小时车就出国了,我们国家很大,坐几天火车都走不到头,因此具有丰富的山水艺术的创作的材料,这是我们中国美术家,中国山水画家的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可以让我们驰骋于万里之内。再说这本书里画的模式,因为地质山水画不是画照片,也不是地质素描,因此画面的形式都是萃取山水和意境山水这两类,没有模仿山水。我们现在美术院校的学生,有的人花了很大功夫去模仿山水,就是画照片,画的好的不得了,画城市建筑,画的很逼真,就是画照片,而我这里没有。所谓萃取山水,就是把那个地方山水的主要特点收过来,然后进行表现。所谓意境山水,不仅追求它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精神把它发挥出来,发掘出来,在我们这本书里就是这两种模式。因此所谓地质山水画它不同于一般的山水画,也不同于美术院校的山水画,它是一种多样性的,不是创造一种模式之后就固定了的山水画。我曾经在山水地质书里面号召我们美术院校山水画班必须要学习山水地质学,我在这里也再次重申,因为这是一个宝藏,是我们美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宝藏,我们这个宝藏要发挥最大的功能。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宣传部长王明生:
  康育义教授长期从事地质学和山水画的教学科研与创造研究工作,学术渊博,成就斐然,在半个多世纪教学工作中曾多次获得南京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和课程建设优秀奖,年迈古稀的康育义教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兢兢业业的传授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的知识、培养学生。长期以来,南京大学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环境,鼓励教授潜心研究,踏踏实实做学问,勤勤恳恳的教书育人。《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和《康育义地质山水艺术选集》也将成为山水地质学派的体系而载入南京大学的史册。

 

王德滋院士:
  我看到一个非常好的成果,这是南京大学第一个文理交叉,同时又是一个创新的成果。翻开这本艺术选集,可以看到康育义教授呕心沥血的作品,我觉得体现了三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地质科学与绘画艺术的结合,我看到这里面好多作品和传统的山水不一样,它里面有地质学的内涵。第二个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一本书里头,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一本著作,又是一本教材,利用这本教材在南京大学开出了通识教学的课程,学生学了以后还交上他的作业和作品。他曾经在南园的橱窗里举办了四次学生的习作展出,就是说学生学了这课后不光是学习理论,还要举办画展展示成果。我觉得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者说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第三个结合我觉得很重要,就是创作与应用相结合,我看过康教授的作品——《贵州旅游资源考察风光绘画集》、《康画与世界地质公园》,都是用绘画的方式去推动所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地质公园这个课题是我向他建议的,因为现在我们全国国家地质公园有80多个,其中有20几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了世界地质公园,我说康教授,你能不能瞄准这20几个地质公园?他接受并且去做出来了。可以说是走向世界,向世界宣传中国的地质公园,宣传中国的山水创作。这三个结合是当之无愧的。我希望《康育义地质山水艺术选集》应该是南京大学代表性的成果,我曾经向校长办公室建议这本书应该是南京大学对外的一个窗口,可以赠送给国际友人。

著名美术史论家、南京艺术学院林树中教授:
  我是搞中国美术史的,几十年下来,对于山水画都是很熟悉的,但是对于“地质山水画”这种提法,我觉得还是第一次听到,也就是说康教授的这种理论同他的实践都具有很大的开创性的意义,尽管这个事业还是处在开始的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今后怎么样发展,像我们这个江苏的新金陵画派,像傅抱石等在山水画方面提出 了时代的精神,提出了山水画应该怎么表现新的时代。那么这样一种理论和创作,新金陵画派的山水,可以说从全国来讲,成为了一面旗帜。卖画的这种价值,现在我们就不去多谈,有的卖了上千万,上亿的,我觉得这个还不能表现我们新的山水画的成就。我觉得康育义教授在我们的山水画这个领域提出了地质山水的概念和他的实践,我刚才也讲过,有很大的开创性的意义,而且我觉得这种方向还是很有创造性,很有新意的,很值得提倡。我也向南艺的领导反映,今后画山水画要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新的时代精神并不一定就是说你画电线杆,画洋房,画汽车,就是现代画,而是这个画的本身能体现出是现代人画的山水画,而不是清代人画的山水画,这个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康育义教授提倡的地质山水,对我们山水画的现代化,有很大的意义。康教授一辈子勤勤恳恳从事除了地质这一他本职的工作以外,还很好的从事地质山水这方面的创作,而且还带领他的学生做出了很多的成绩,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

著名书画鉴定家、江苏省国画院萧平教授:
  我觉得刚才老校长讲的非常好,三个结合,两本书的成果就是三个结合的充分表现。中国的山水画和地质学确实是有关系的。明代董其昌提出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分成南派和北派,他是从禅宗的观点上进行分析,但实际上是和南北的地理有很大关系的。中国山水画是从五代到北宋时期是它的成熟期,这中间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山水画的皴法,皴法出现了,唐代时候的山水,包括像王维,李思训这样的画家,那个时候他基本上没有皴法,他是用勾染,或者是勾填填色的方法来作画的。这个皴法就和地质有极大的关系,南派,北派中间非常明显的有两个代表皴法:北派是以斧劈皴,代表北方的山水,树木覆盖比较少,或者完全是坚硬的石头;南派山水是以披麻皴为代表,来表现土山,以土山为主,包括后来黄公望画的矾头,这个矾头就是土山中间有石头。这些东西实际上都跟地质学有关联,皴法的形成,无论是马牙皴,折带皴,各种皴法都跟地质学有关系。钱老有一张画,画的是南京的牛首山,画的前面有款题,说以前看到清代的髡残,名末清初的大画师,大和尚,他就是住在牛首山附近,他发现髡残这画都带着颤抖,后来他到这个牛首山实际去看,看到牛首山这个地方有铁矿,铁矿和石头混杂在一起,确实风化的程度不一样,用颤抖的笔来表现,恰如其分,所以他画牛首山把这段体会写上去了。我觉得这实际上也是对地质的实际考察和作画关系的处理,这是非常有效的。
早期傅抱石先生在日本也接触过这些事情,他也没有太深入的思考,去研究这个问题,我觉得研究最深的可能就是(康育义)老兄你了。
我在欧洲的时候接触到一个英国朋友,他是收藏中国艺术的大收藏家,他当时给我讲,说中国画的理念要超过西洋画1000年,我说你这个1000年从哪里来,他就比较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和中国元末明初的作品,一个他是完全的模仿自然,无论是达芬奇,还是米开朗琪罗,都是要模特的,没有模特是没法画的,而元四家,富春山居图,就完全不一样,他基本是画自我,自我的成分相当多。我们看到这个东西以后有个很深的感觉,西方的艺术给你的一是震撼,二是有压力,但是你如果看元四家的山水画,你会轻松的不得了,非常舒适。中国的山水画和花鸟画西方绘画没法表述,他们画的技术和中国画是没法比的,中国画是超前了很多,文化我们暂且不论,但这两条是超前的。山水画这方面真是大有研究,你如果是知道地质的这个形成状态,你在画山水的时候就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你画起来是心中有数的,否则你不知道这个皴法。因为中国绘画从宋元形成大的格局以后,下面很少有变动,慢慢山水画的皴法变成一种程式化的东西,所以许多人模仿变成没有生命的东西。所以你要是了解了地质的构造以后,你画山水画就会变成一个有生命的东西,这条是非常重要的。

著名美术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左庄伟教授:
  中国的山水画,不管那个时候的画家有意无意,他都是对真山真水研究了以后画出来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山,不同的山有不同的地质形成,我就觉得这个大自然很神奇,如果艺术家能够从中不仅发现地质的结构,而且从地质结构的表现发现它的美,然后以艺术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现在的旅游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痛苦,就是为钱,就是导游把你带到那里,不是买东西,就是讲这个山头像什么,那个山头像什么。我给那个导游讲旅游最重要的是引导人们来看大自然的美,从大自然中间去发现美,享受美,所以现在为什么旅游人旅游完一圈回到家里面都发出一个拿钱买罪受的感慨。所以如何引导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间发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质形成的这种大山大水,然后去发现它,欣赏它,享受它。
  育义的这个提法是具有开创性的,这种开创性我是这样理解的,他把过去很多人们已经在做,但是没有提高到一定的美学或者国学的高度去认识它,我认为育义这本书出版后,可以使得我们的画家在创作山水画的时候,应该用心或有意的去研究我所表现的这个山体的结构,然后从美学的角度把它概括形成各种不同的皴法,而且让人们认识到这种皴法是艺术家对客观自然的一种科学的认识,艺术的表现出来的。所以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以后山水画的教学中,有一个阶段引导学生去真正的认识理解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地域的山水的构成,然后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艺术的研究或者是表现。现在山水画的教学讲皴法的时候没有提到这个皴法是因为山体结构不同而形成的,我们也能理解五代的时候形成北派,南派,也都是画家在生活中看到的那个山的表现,但不一定是从科学的角度。我们讲老金陵画派,那几个画家都在金陵周围,画的画都是金陵郊区的一些山水,他们都是带着生活的感受画的,而不是从这个角度,研究山体。
  这本书出来以后,在观念上,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你不是经过学院出来的人,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大胆。我现在发现真正成就大的作家不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真正的大艺术家不是学院培养出来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也不是文学院毕业的。这样一些艺术家有一个长处,胆子大,没有规矩。我也学画,我学了5年,我要画画的时候我就想到这个道理,那个道理,老师讲的,结果想的多了以后就不敢画了。育义你这个画和一般的画家的画不一样,你既有科学的指导,又有艺术的感受,又有你自己的情感在里面,这个画我回去也要好好研究。

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周海歌:
  对康老师表示祝贺,最早和康老师接触是七年前,源于康老师的《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这本书,那是一本理论书,那时我是一个责任编辑,我觉得康老师将地质学与中国画相结合,这在我们美术出版社也是从来没做过的,让我感觉到,就像王院士讲的一样,这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这样的事情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过了七年之后,康老师又拿出这么厚厚一本,这么精美的画册。就刚才王院士谈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也想谈一谈,因为前两年我对我们凤凰集团的所有编辑做了一次培训,我讲了就是当今科技的最高的呈现形式,它应该就是技术加艺术,尤其是数字化,信息化。现在大家面对的这些屏幕,大屏幕,电视屏,电脑屏,手机,ipad,上面我感觉这些都动起来了,原来是死的画面,而且现在它响起来了,它加上了音频,我觉得还差一点,就是要美起来,就是说科技要加艺术,艺术加技术应该是科技的最高呈现形式,我们看到的科技产品,像美国的航天飞机,那多完美,那就是一件艺术品。同时科技对艺术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小视,地质山水,它是一门科研,技术,一门专业,康老师能把它结合到艺术中间,对艺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感觉我们现在中得心源讲的比较多,那外师造化的造化指的是什么,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只知道技法,像我画画,古人有这种皴法,我皴一下,实际我们自己有时候也搞不清楚这个皴法是什么皴,是一种皮毛的,只是塑造形体的明暗来进行,到底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地形地貌,如果你知道一点,对你的绘画创作可能更加起到作用。你理解了地貌以后,在用线,用皴法的时候更加有自信心。

南大教务处副处长赵志宏:
  我是去年到教务处的,接到的第一个报告就是康老师的报告,说想申报通识课程,我当时看了这个报告,说句实话,我当时非常感动,因为康老师那时候年纪已经70多岁了,然后给我打的报告非常诚恳,说我有这样一门课程,包括希望学校给我们怎样的条件,把这门课开出来,然后我觉得像我们学校70多岁的老教师愿意为学生去开这样的课程,这样的精神是非常罕见的,另外从这个课程的内容上来看,虽然我不是搞这个专业出身的,但是我觉得这门课在全校里面是很稀有的一个课程,因为我们通识课程的整个目标是培养出全人的,也就是说我们不希望培养出来的人全是在某一个方向上的专家,而且希望他们具有丰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这门课是把科学和艺术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典范的课程,所以我当时看到这个报告以后,我一方面很敬佩康老师,您当时在报告里还提到要写教材,要做很多后续的事情,我觉得真的是非常感动,另外一方面,这门课的确是有能力成为南京大学一个示范性的通识课程,所以今年新立项的时候我就把这门课程加进去了。在这里一方面要向康老师表示敬意,因为学校像您这样重视教育教学的老师现在真的是……非常感谢,非常感谢你,另外我也希望您健康长寿,能带出一批学生出来,把您开创的这个山水地质学的课程能够发扬光大,最终成为我们南京大学一个非常经典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一门通识课。

南大出版社副社长王伟:
  从出版角度讲,康老师一直是我们出版社忠实的作者,我们在80年代的时候就熟悉了,他是东方书画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另外还办了春天书画展,是他开的头,从80年代到现在。
  从出版社角度讲,我们很愿意为大家出这方面的书。我们除了出版一些学术方面的以外,也为在座的画家,作者出一些画展,画册。我们出版社有一个云课程,就是有的学校里面不能开设这门课程,但是这又是基础性的,通识方面的教育,我们就做了云课程,比如像康老师授课的视频全部录下来,然后提供给,传播出去。我们已经做了好几门课程,准备逐一往外推广。

本书翻译、外国留学生部国际合作项目美方主任余宁平博士:
  认识康老师是一个偶然的原因,是康老师来给我们学生教画画,然后我就听说了地质山水画,感觉地质和山水结合在一起,特别特别的好,我觉得康老师在教书和科学上的精神特别令人敬佩,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很有责任,应该有更多的学生接触这样的老师,从他那儿不仅是学到他的学识,还学到他的做人,感受到他做人的魅力。

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张捷教授:
  向康老表示祝贺。康老师作品的最大一个特点是原创性,这是以往没有的,第二个是科学性,我们讲中国山水画一般是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向各位理论家讲的一样,中得心源发掘的非常多,可是发掘到后面就是无根之源了,因为这个源最终还在造化上面,现在我看到的很多山水画,仅仅讲究的是几何的对称,以及过于强调自己内部皴法的构建,结果脱离了自然,所以最后拿出来给老百姓看,这个画是山水画吗?他们会说不是。所以我觉得现在外师造化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其中有很多种方法,我觉得康老找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合地质学,结合地质地貌,具有科学性。第三个方面,从艺术角度,康老他发掘了以后,怎么样来造化,来探索,来进行实践,我觉得他里面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这里面很多结合自然的地貌的类型,地质构造的类型,景观的类型,他有一些自己技法上的匹配,而且他是无法中有法,法法万法,从艺术角度是个很好的方面。第四个方面,他有理论上的系统性,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中国山水画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探究,包括钱松岩,包括傅抱石等,但是多是片言只语,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系统性,而康老他的艺术实践,他的理论实践,包括在江苏省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我觉得是一个理论上的集大成。曾经哈佛大学有一个博士论文结合美国的著名的风景画家这个历史,跟地质学来结合研究,他们做的博士论文,比我们康老要晚十年。第五方面,具有示范性,康老创作的这个模式,这个理念,以及作品,都可以让我们后面的人学习。我简单谈这5点。

 

学生代表蔡福华:
  我这一辈子中影响最大的老师就是康老师,我以前是环科系的,干过几年环保,又去读书,北大清华都读过,后来主要的时间是闯商,是做企业的,康老师带给我的这种艺术上的修养,应该说对我后面的事业影响非常大。我开始在政府里面,后来做营销,做宣传,到后面我自己做企业,整个过程中我觉得最用的上的就是在康老师这边学到的很多艺术的思维,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今天在座的都是大师和领导,从学术上我没法评价,但是康老师从师德来讲,是一流的。我92年有幸参加康老师的公共课,学了一年,按常规一年之后就没得学了,后来康老师收我为徒了,就单独跟他学,我是比较早的学生,当时就一个人学生,我就跟着康老师学了三年,一直学到我大学毕业。我希望再过个几年,把我们的企业在做一定层面之后,能够好好的再回来学习地质山水,希望未来在我五、六十岁的时候争取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把我们康老师的山水地质学发扬光大,再次感谢我们的康老师,感谢南大!

学生代表陈晓东:
  我谈一点自己的感受,我记得当年胡适写了一个中国文学史,然后写了一半写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自己不了解中国的这个“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禅的思想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禅宗的发展是有变化的,其中一个倾向是慢慢脱离生活了,变成一种脱离生活的单独的学问了。在古代修禅人他跟世人,跟知识分子的联系很密切,比方说古代的很多大学问家,大学者,苏东坡,叫东坡居士,白居易,乐天居士,王维,摩诘居士,这个号可以说是对佛教,禅宗有很多研究的。我对山水画不是专业出身,只能说是一个旁观者,中国古代的这些画给人一种恬静的、安详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对我们陶冶情操很有益。很有名的经典的作品,他里面有禅的韵味,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的关系。如果说绘画,它脱离了山水,脱离了地质,它就缺乏真实感了,禅宗就讲的是不能为了谈禅而谈禅,变成一种野狐禅,就完全脱离生活,脱离实践了。近代禅学大师就提倡生活禅,从生活中去领悟这个禅,领悟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禅就是宇宙万有的本来的面目,脱离了禅,就会缺乏真实感,空洞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生命力就会削弱了。康老师这种开创性的艺术成就,我认为是更符合这种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因为他更贴近实际的自然山水,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一种里程碑的性质,深得禅宗的心法,是一种生活禅典型的代表。禅既是生活,又超越生活,康老师从生活中对地质深入的了解,然后再结合艺术对它进行提升,更加符合中国的这种审美。

学生代表张莉
  我是97年的时候跟我班两个同学学习康老师的这个山水地质的课。我是因为纯粹喜欢画画,喜欢这种东方的山水画,虽然山水画在没有染之前是没有颜色的,但是让人感觉色彩绚丽,没有音乐,但是看了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它的一个歌唱性,一种音乐性。看了中国山水画大家的作品,能够陶冶情操,产生一种恬静的感觉,我毕业之后从事传媒,在江苏电视台做了多年广告,现在也是从商,现在这个社会很是浮躁,康老师也是一直鼓励我在这方面能够拾起来,也算是自己陶冶一下情操,让自己能够安静下来,这在这种浮躁的社会里是非常难得的,这么多年,在所有的老师中,跟康老师是联系最多的。在这里再一次祝贺康老师,也很高兴认识其他的大师和老师。

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画家饶薇
  我和康老师也是90年代初,当时康老师是东方书画研究室的主任,我们那个时候认识的,康老师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我对康老师的感受就是,他特别勤奋,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一个精神。从90年代初到现在,我一直在看他的画,每次看康老师都有新的东西出来。另外我非常佩服康老师敬业的精神,他作为一个南京大学的资深教授,这么大年龄还在开这门课。最后再次祝贺康老师《康育义地质山水艺术选集》的成功发行。

座谈会至此胜利结束,参会代表集体合影,漫步于金秋盎然的校园,去南园参观“山水地质学派师生作品联展”。

 

《康育义地质山水艺术选集》首发贺电贺信  师生作品联展


首页 > 中文版首页 > 联系我们 > 康育义山水画艺术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