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文版首页 > 联系我们 > 康育义山水画艺术主页

《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前言

《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一书,是在我的《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这两门课多年的讲稿基础上撰写完成的。作为南京大学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教学参考书。考虑到大学生需要对中国绘画历史和发展状况作系统的概要的了解,因此在写作时,除了系统的阐述山水地质学与山水画相关知识外,还对中国绘画历史流变作一些介绍。此外,还对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如,文房四宝、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也作简要的介绍。

本书最大的特色是,把地质地貌学与美学结合起来,系统的阐述山水地质学的理论和自然审美方法,对中国山水画皴法来源进行山水地质学探究,进而指导地质山水画的创作。此外,在第二篇对历代山水画作品欣赏中,除了按常规介绍作者生平和作品欣赏要点外,还对每幅山水画的山水地质学特点进行评论,以加深读者对中国山水画的科学依据的认识。这也是本书又一个特点。

我是百分之百地质出身的。1955年我以第一志愿第一学校考入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地质学系,经四年的系统学习与严格训练,终于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作为新中国第一届地质系古生物专业的毕业生,光荣的南京大学青年教师,我的心愿是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备好课教好书,完成好组织上交给我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在前六年工作中,我下潇湘上云贵,过扬子入九岭,走当涂登燕山,真是风风火火,忙得不亦乐乎。我不但出野外干劲十足,平时备课也从不马虎,我和我的同窗,每天晚上都是子夜以后才熄灯,有时竟从窗外传来黎明的鸡鸣……。

可是,有时候自己的命运并不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就是这样。1965年7月我随同事到安徽贵池、铜陵等地预习,准备九月份开学带学生去实习,不料开学前三天我突然病倒了,甲肝突发入院治疗。10月底出院回家休养。就在休养期间我去拜师学画,开始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不料竟迷上绘画,一发而不可收,到今天已整整相伴走过了三十七年。

我的绘画启蒙老师许公泽先生(1905~1989),是江苏著名山水画家。师法清“四王”,曾向黄君壁学过画,尤擅米氏云山。解放前任职于国民政府,在国防部任文职人员,抗日战争时期随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得以饱览巴山蜀水,他的山水画由此大进,更贴近自然。他还深谙画理,令我受益匪浅。我的山水绘画正是从他那里起步的。1968年冬我拟定了《山水画与地质学》第一个研究大纲,可惜那时不论是地质学实践知识,还是绘画技术都是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有此心,却无此力,于是研究工作暂时搁置了,但对此道追求的信念从未放弃。

如今,绘画成了我的第二专业。确切地说,与地质科学相结合的山水绘画,成了我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生活工作在南京大学这样一座综合性大学里。从匡亚明老校长开始,历届校领导,都特别重视学科交叉渗透,强调求真创新。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宽松的学术环境,使我能无所顾忌的去进行地质科学与中国绘画(山水画)的交叉研究,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有了一批文理交叉的研究成果问世。

在这里,我要特别记录几件对我起关键性促进作用的事:

(1)1985~1986年我应地理系俞锦标教授的邀请,参加贵州西线(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的旅游资源考察研究工作。在两个暑假的野外工作中,我担任黄果树区域旅游地质研究、区域天然放射性射线测量、旅游风光绘画三项工作。1987年12月考察队在南京为我举办《贵州旅游资源考察风光绘画展》,我们的老校长匡亚明教授不但给画展写题签,还亲自出席开幕式。这次画展在南京造成了小小的轰动,有万名观众参观了画展。1988年移展西子湖畔,在浙江杭州同样获得好评。特别提出,时任贵州省科委主任徐用武同志亲率代表团参加画展开幕式,开记者会推介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建议集结出版。1989年贵州省科委正式决定把这批画作为“特别科研成果”交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的第一部结合旅游经济建设的山水画集,也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科学—艺术著作,它开辟了山水画直接为地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道路。这部画集也是匡老题写的书名,他还为其中的一幅画《洞天清泉》题词:“中国山水画和地质科学相结合之作,有令人生意趣盎然之感。”画集出版前夕他还写“琳琅满目”四个大字相送,大字边款为“观赏贵州旅游资源考察风光画集大饱眼福欣然书此。育义教授留念。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匡亚明,时年八十又三”。书出版后,时任南大校长的曲钦岳院士非常高兴,并作为文理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的一个实例,向来访的兄弟院校领导介绍。这是关键的一步,这些都给我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2)1987年4月南京大学成立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老校长匡亚明教授出任研究中心主任,学校委任我为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这是学校领导对我的最大信任,同时也寄予期望。

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是我校正式成立的一个跨系科的研究机构,目的是通过来自不同系科对书画爱好的学者,对东方书画艺术进行文理交叉研究,进而培育出新的学科来。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我一直牢记自己的使命,决心全力以赴。我利用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这个研究基地,埋头苦干了十年,终于在1997年首先在地球科学系开出《山水地质学》,1998年教务处正式把《山水地质学》列入全校文化素质课。这又是我跨出的关键性一步。1998年9月时任南大校长的蒋树声教授在审阅我送给他的《山水地质学教学大纲》后,让他的秘书朱庆葆同志打电话,告诉我说:“这是一个新的东西。希望好好搞,不断充实提高使之成熟起来。”还说:“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学校,由学校帮助解决。”真是及时有力的支持。《山水地质学》在南大出现,还得到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林树中教授,以及他的学生、现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阮荣春教授的大力支持,他们甚至还希望我能给美术系学生开个讲座。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2000年春节期间我去拜访他时,向他介绍了《山水地质学》课程内容和上课情况,他很感兴趣,程老颇带激动语气说:“你讲三次课以后就可以出书!”一句话让我热情高涨。

(3)1987年9月我与吴唐尧同志合作,在全校开公选课《中国书画》(我作为课程主持人并讲绘画部分,他讲书法部分)。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有机会深入学习中国绘画历史,系统了解各时代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和绘画理论。在教学工作中,我还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中国源头艺术(彩陶、雕刻、岩画等),进行交叉研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成果都分别汇入了本书内。

(4)南京大学综合性多学科环境,以及丰富的图书资料帮助我进行文理交叉研究。这也是我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研究工作中,我得到了南京大学校图书馆以及地球科学系、城市资源系、历史系图书馆的许多帮助和方便。我要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一书已经完稿。尽管还不很满意,但毕竟敝帚自珍。本书之所以能完成出版工作,我还要感谢地科系分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赵连泽教授,感谢吴燕玉副教授,他们极力支持出版这样一本教学参考书。

同时也要感谢江苏国画院理论研究室主任、一级美术师黄鸿仪同志,他从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出发,向我提出了宝贵意见:(1)建议把本书原来的第三篇“山水地质学与山水画”作为第一篇放在开头,以展示本书的特色;(2)建议本书书名由原来的《中国绘画基础》改为《山水地质学与山水画》,以突出新成果。考虑到本书的素质教育功能,最后我决定把它命名为《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Artgeology and Chinese Painting)。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我的北京老友张志仲同志的帮助。他是中国地质学家,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矿山地质行业主管,高级工程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国家经贸委有色书画协会会长。擅长书画、篆刻。知识广博,经验丰富。我特请他撰写“文房四宝”和“印章和印泥”这两部分书稿。地科系激光照排室吴学云同志帮助打字编排。校出版社杨小民同志帮助设计封面。对以上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四月份上课学生需要这本教学参考书,投入写书稿的时间只有三个半月,显得很匆促,加上教学积累还不够丰富,自己的水平也有限,因此错误在所难免。衷心希望在校学生、朋友、同志和专家,向我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改补充,臻于完善。

谢谢大家!

康育义2003-01-10凌晨二时

书于南京大学戴云山庄灯下


©2002- superwork.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