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育义教授游览考察泰宁世界地质公园
《编者按》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座落在福建省西北部泰宁县境内,位于闽西北重镇邵武西南面。是一座以独特丹霞地貌为核心内容的,融丹霞地质-花岗岩山-茂密森林-清溪绕流-瀑布悬挂-金湖千岛-历史文化-红军总部为一体的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461平方公里。
应泰宁县旅游局邀请,康育义教授于2006年10月25至26日游览考察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寨下峡谷、上清溪、大金湖、泰宁地质博物苑、泰宁县城尚书巷、红军街、城中雕塑群等景区。康教授认为,泰宁在丹霞地质地貌、自然山水景观、历史文化诸方面,都在武夷山之上。其旅游发展前景很好。27日上午临行前,康教授给县旅游局干群做了“自然审美”学术报告,同时还就泰宁丹霞地质地貌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讲话题目是“泰宁红色盆地地质印象”。下面发表的是这次讲话大纲,同时配发一组泰宁图片,以飨读者。
泰宁红盆地地质印象(大纲)
南京大学 康育义
(一) 盆地性质: 小型山间红盆地,在金湖白水瀑布见到红色碎屑岩直接不整合覆盖在花岗岩之上。
(二) 沉积特征: 以粗碎屑堆积为主要特征,几乎全是红色砾岩分布。砾石具棱角,分选性差,搬运距离短,单层厚度很大,岩层内可见短的细层,多含砂囊体,岩层具有原始倾斜,倾角∠10-15°,表现沉积时的原始地形特点。从岩层剖面分析,泰宁红盆地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湖水盆地沉积特征。
(三) 沉积类型: 以上沉积特征,表明泰宁红盆地是一种典型的山间洪水堆积,具有厚度变化大的洪积扇堆积类型。
(四) 沉积时代: 由于均为粗碎屑砾岩层,层内至今未发现化石,加上我国东南广泛分布有从白垩纪至老第三纪红盆地沉积。因此,目前我们仍然无法断定泰宁红盆地沉积时代。是早白垩世?晚白垩世?还是早第三纪的沉积?
(五) 后期变化: 后期变化是本区丹霞地貌发育的直接因素。
1、 断裂构造: 本区北东(NE)向断裂构造发育,是控制红盆地边界的主要构造。此外,具有NE向和NW向两组共扼节理,交叉呈格子状,区内丹霞山外形,以及崩塌作用都受格子状断裂系统的控制。
2、 侵蚀作用: 区内侵蚀作用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另外,也有地震作用造成的崩塌,脱落;植物的风化作用较强烈;风蚀作用对崖壁空洞改造、扩大化、抛光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峡谷崖壁的中上部,风对空洞侵蚀特别强烈;重力作用明显存在,不论是大块体崩塌,还是砂囊体的脱落,以及崖壁风化壳的脱落,都有重力作用参与。
(六) 丹霞地貌类型及其发育阶段分析:
泰宁红盆地丹霞地貌类型较多,有丹霞山、峰丛、峰林、剥蚀残丘残块、石柱、丹崖、线谷、巷谷、V形谷、河曲、瀑布、涧流、小溪……等等。
泰宁丹霞地貌最重要特征是空洞化,即在丹崖峡谷内崖壁空洞化特别发育,大小不一,有水泡沫状(河流两岸近水边为浪蚀穴),有大洞、横列平行洞、群洞(这些大洞多分布在崖壁中上部,为风蚀参与作用形成)。
泰宁丹霞山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普遍的风化壳脱落现象,即被植物地衣风化作用形成的深色风化壳,受地震、重力作用而发生脱落,出现脱落后新鲜红崖与深色壳同时存在于丹霞山体之中,甚为独特。
康育义泰宁行作品:
泰宁丹霞地质地貌与历史文化(康育义摄)
<1>碧波千岛大金湖
<2>寨下峡谷崖壁空洞
<3>寨下峡谷崖壁空洞
<4>寨下峡谷崖壁空洞
<5>寨下峡谷崖壁大空洞
<6>寨下峡谷崖壁空洞群
<7>寨下峡谷南崖壁线谷
<8>“山崩地裂”——最新的格子状垂直崩塌面
<9>寨下峡谷滑塌块体
<10>“山崩地裂”——最新的格子状垂直崩塌面
<11>由寨下回泰宁路上:老化脱落作用的丹霞峰
<12>上清溪峡谷崖壁空洞与脱落老化
<13>上清溪峡谷崖壁崩塌与空洞
<14>上清溪峡谷崖壁崩塌与空洞
<15>深幽静谧的上清溪
<16>上清溪峡谷崖壁空洞化
<17>上清溪峡谷崖壁空洞化
<18>上清溪峡谷崖壁空洞化
<19>上清溪峡谷崖壁空洞化
<20>上清溪峡谷崖壁空洞化
<21>上清溪峡谷崖壁空洞化
<22>在大金湖白水瀑布:红层不整合覆盖在花岗岩(瀑布处)之上
<23>大金湖:丹霞山脱落老化地质现象
<24>康育义教授一行在上清溪竹排漂游
<25>厚重的泰宁历史文化:尚书巷
<26>泰宁历史古建筑群:尚书第
<27>尚书第内古建筑
<28>尚书第内古建筑
<29>尚书第内古建筑
<30>泰宁县城红军街上的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旧址
<31>红军书写的革命标语实物
<32>记载泰宁两千年历史的《泰宁赋》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