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首页 > 中文版首页 > 康育义主页中文版 > 康育义主页英文版 > 山水地质学教坛成果

阿尔卑斯地质考察游记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正宇

【按语】这是由中国人撰写的第一篇关于阿尔卑斯的地质考察游记。作者金正宇,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年级本科学生。2008年2月,他选修了“山水地质学”课程。2008年6月,他获得机会参加中法阿尔卑斯地学联合科考活动。在短短7天的野外工作中,他在中法老师指导下,勤学苦练,多看多记多思多采集,同其他成员一起为考察团取得了大量野外资料。从2008年12月开始,他利用课余和寒假时间,运用《山水地质学》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尤其是自然审美理论和方法进行全程的系统创作,先后六次改稿,终于在近日修改完成定稿。全篇3.4万字,插图43幅,文字优美而抒情。是一篇有深度充满激情的,科学与艺术、自然与人文、地质历史与现实、表象与心智相结合的,展现四维空间结构的阿尔卑斯地质考察游记。

康育义 于南京大学戴云山庄2009-3-18

 

难得的机缘

去年,我校迎来了与法国奥尔良(Orléans)大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合作协议的正式启动。与地质学专业相关的阿尔卑斯(The Alps)地学联合科考活动,则幸运地成为了合作计划的第一个试点。于是,在美好的憧憬中,我忐忑地提交了申请,参加了系内组织的激烈面试,最终抓住了难得的机会,赶上了代表学校前往阿尔卑斯进行科学考察的首班车。

填实行囊,满怀激动,我的第一次出国之旅匆匆开始。在教务处的邵进老师、我们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胡文瑄老师、地理学院的鹿化煜老师三位领队以及旅法回国的王博老师的带领下,我院10位以及地理学院的5位同学,一行19人,共同拉开了阿尔卑斯地质考察的序幕。

 

离宁起航

6月1日下午,带着亲手揭开阿尔卑斯面纱的冲动,大家离开南京,兴兴然踏上了这次中法两方首次组织的“地质学联合科学考察活动”的征程,一起去感怀阿尔卑斯,一起去身临其境地品味法国式的浪漫。突然想起了俗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也同时体尝到了这种状态:书读多了,人也就跃跃欲试了。只不过,这第一步便有了万里之遥,便突破了祖国疆界的限制。不知自己读的书可否对得起这些许路?抑或在这有生以来第一次跋履异国土地的征程中,可会用得着自己那些本引以为傲的家当?不甚清楚。不过,至少现在,我们有着新鲜、兴奋、热情,还有劲头。

6月2日凌晨,飞机从浦东机场起飞。“万里路”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它真正的意义。


飞机降落前舷窗外的巴黎晨景

平生第一次坐飞机,我终于体会到了传说中的超重与失重感。尽管自己过去一直有恐高的症状,这时倒并不像别人描述的那么头晕目眩,可能仍然是出旅时的兴奋使然吧!身处飞机座舱,在没有强气流通过时,是非常平稳的。有点像在坐火车,却又没有车轮与铁轨间的碰撞与颠簸,给人一种升华的踏实感。机上的用餐与点心结合了中西方的双重特色,让初登飞机的我因好奇而胃口大开。座位与座位间的距离并不十分宽敞,这样就不得不以坐姿就寝,也颇感是一种新鲜的体会。亢奋的精神状态延续了整个飞行过程,使我在到达法国以后仍可以忽略倒时差的慵懒。飞机上有多种打发时间的方式,所以尽管在拥挤的空间里一直保持坐姿,但并不索然寡味。兴奋时有流行大片的刺激,昏沉中有机上音乐的陪伴。因而不经意间,当再次打开窗上的遮阳板,已然晨光熹微了。透过云层,睁眼环顾,广袤深郁的黑海(Black Sea)和波罗的海(Baltic Sea)匆匆而过,在经历了近12小时的航程之后终于再次迎来了陆地,我们已到达了欧洲。

 

巴黎

看到巴黎,心里一阵悸动。巴黎(Paris)没有用灿烂的朝阳迎接我们,而是选择初夏的甘露来给我们洗尘接风。那一刻,透过舷窗,还能捕捉到一丝夜巴黎繁华的余韵。就这样,崭新的一天开始了,崭新的一段生活也开始了。

再次踏上地面就真正到了法国的领土。我们的校友、这次行程法方老师的代表、现已在法国奥尔良大学任教多年的陈岩老师,带着他的博士研究生早早地侯在了机场大厅外。从戴高乐机场乘坐陈岩老师和他的学生亲自驾驶的接送专车,我们徜徉了只在电视中才见过的巴黎。借助看台外钢筋上悬挂的大幅宣传画,1998年世界杯决赛的主体育场依旧在城郊高傲地炫示当年法国在本土捧杯时的雄风。而深入巴黎就会发现,整洁却并不宽阔的街道两旁,坐落了自文艺复兴以来仍保存完好的各式楼宇,雕梁画栋之间既有商铺与饭店,也有住宅和博物馆。以玻璃、钢架和木板组构的公交站台,通过现代建筑的简约搭配,传递着古今巴黎的传承、革新与交融。法式悠闲的露天咖啡馆在街边楼前排开,时而熙攘,时而平静,展现着巴黎人平素的风雅姿态。在为数不多的巴黎街边的院墙上,保留下的精湛涂鸦清晰而醒目,又让人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当代巴黎的艺术气息:大众化,却不拘泥,也不庸俗。


考察团在凯旋门前的合影(后排右3为笔者)

不多时,已然来到了塞纳河畔。河水虽没有长江的浩浩荡荡,却也自在地川流不息,犹如巴黎人生活的那份潇洒俊逸。尽管塞纳河自始至终安静地流淌,可现时两岸铺陈开的生机勃勃与历史留存下的惊心动魄一道,总搅得人浮想联翩。巴士底狱中法国大革命的血腥呼号和巴黎圣母院里雨果笔下的奇异钟声,似乎还在塞纳河沿岸萦绕不绝,便又能听到车声往来夹杂着现代巴黎人的喧嚣与繁闹,仿佛两岸的丽迹在时刻向游人们提示着梦幻巴黎的那份优越感,宛如塞纳河水源远流长。
也许是巴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塞纳河路边长排的绿色铁皮箱总能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独特风景线。清晨,涂鸦伴饰下掩蔽着的绿色精灵静默在塞纳河边阵阵的微风中,向游客私语着古今巴黎形形色色的生活故事。而当铁箱敞开怀来,塞纳河边又成了巴黎城中一个别致的窗口,诉说着旧时的百事兴衰,也见证着今世的风情豪迈。无论是二手书刊、旧日画幅,还是各式的纪念礼品,都教会我们用自己的眼睛从城市的细胞中去探察一个丰满的巴黎。比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来,走在真实的塞纳河畔,并同小店主人一番细细交流,仿佛更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冲击力。

到了巴黎,最不能不去的便是巴黎的历史名胜。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齐聚此地,一睹卢浮宫(Louvre Museum)、凯旋门(Triumphal Arch)、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方尖碑(Paris Obelisk)等典型巴黎雍容华贵的风姿。我们借此考察之机,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也可有幸管中窥豹,共享巴黎人的文化宝藏。

细观巴黎的交通,尽管繁杂,却不慌乱。街道不过十余米宽,却极少会有堵车的情况。协和广场前总能见到法式的敞篷双层观光巴士,没有英国大巴的古板,却满载着各国游客的笑脸和巴黎人的闲适。满街穿梭的标致(Peugeot)、雪铁龙(Citroen)和雷诺(Renault)是法国汽车产业的三大支柱,也可以让人轻易地判别所在地的国别。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往来穿梭的出租车绝大多数都载有奔驰(Benz)的徽标,而车水马龙中只能偶尔瞥见宝马的(BMW)靓影一闪而过。法国人民支持民族产业的情怀,使我们这些来自东方的访者诚然体会到了一丝揶揄的意味。


考察团在尚博古堡前合影(最后排左2为笔者)

 

尚博

短暂地游赏完巴黎概貌之后,我们被引向了巴黎与奥尔良(Orléans)之间的历史名胜——尚博古堡(Chateau Chambord),去领略波旁遗风的精妙与厚重。这座达芬奇参与设计,直到路易十六才修建完成的法王宫廷大手笔,不曾想没过多久,就变成了子孙及保皇党负隅顽抗的根据地。而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双螺旋主楼阶梯,也昭示着一段皇族内部戏剧般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风韵往事。王后与国王的情人虽不会同走一个楼道,但若是在双螺旋中打个照面,那内涵丰富的表情恐怕也还是引人无限遐想的吧!古堡尚在,只不过所用之人而今已换成了当地的百姓和游客,还有来自东方的我们。

游园马车依稀保留着法王宫廷的气派与肃穆,咖啡厅边的铁甲骑士则勾人联想起一些中世纪欧陆各国之间针锋相对的血雨腥风(法国与英国的战争让圣女贞德和奥尔良闻名世界),还有那声势浩大的十字军东征。只是护城河边停满的游艇、城堡正门矗立的三色国旗和美味的哈根达斯(Häagen-Dazs)冰淇淋在告诉我们:这儿已是常人放松休闲之所了。尚博古堡也像阿尔卑斯一样开始向全世界人民招手欢迎,卸下欧洲封建王室的森严面具,变作一种文化交流的符号。据老师介绍,细腻白皙的城砖来自阿尔卑斯山的侏罗纪①石灰岩,这也让我们对这次结合专业学习的法国之旅充满越来越强烈的期待。

①侏罗纪,地质时代名称,距今约2.05亿年~1.44亿年,属于中生代中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侏罗系。本文面后出现的地质时代及其相对应的地层单位有:(由老到新)
石炭纪(距今约3.55亿年~2.95亿年)、石炭系;二叠纪(距今约2.9亿年~2.5亿年)、二叠系;三叠纪(距今2.5亿年~2.03亿年)、三叠系;白垩纪(距今约1.45亿年~0.65亿年)、白垩系;第三纪(距今约6500万年~180万年)、第三系;第四纪(距今约180万年)、第四系。以及第三纪里面的次级地质年代始新世(距今约5300万年)与中新世(距今约2300万年)。

 

奥尔良

傍晚到达了目的地——奥尔良。在奥尔良大学附近的一家中餐馆,我们品尝了到达法国后的第一顿,也是最后一顿中餐。只是用餐的形式不再是传统的等候上菜,而是因地理位置的变化转换成了带有西方特色的自助式。大约二十几种菜,肉类都带有了西餐的简洁与精猛,鱼虾也在清淡中增添了西式的佐料,让人明晰地咀嚼到了法国式的热烈。蔬菜不再是炒好的,而是作为沙拉的主料之一。倒是有一些海鲜可以现烤现吃,总算让我们回味了一丝家常菜的热乎劲儿。在法国吃自助式的中餐,同在家一桌人吃的团圆饭相比,颇有些奇异的滋味。若好好回味一下这其中的特殊含义,叫人不由得感慨中西方文化的彼此渗透与融合。正是种种细节上的过渡与互通有无,体现了两个世界潜移默化的交流。当晚的饕餮过后,大家在两种风情的余韵中酣畅而归,借以补偿旅途中的辛劳与疲惫。之后回味,才发觉这是在法国最对口味的一顿,于是也不得不承认先辈们对于国外饮食的无奈描述了:或许这是同一个民族会拥有相似感受的缘故吧!


奥尔良大学的学生宿舍

最后,我们被安排在奥尔良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倒时差”。宿舍是单人间,约七八平方米。整洁有序,有旅店式的床褥,也有独立盥洗间,还有冰箱。比起国内,诚然体会到了国外大学硬件上的优势和对学生隐私的尊重,当然也清楚了在国外学校住宿价格昂贵的原因。这便是我在奥尔良大学的第一印象——温馨的宿舍。等整理完自己的行装和一天的心得,躺倒在柔软的床垫上,我终于可以闭上眼睛,调整心绪、积蓄精力、憧憬明天,也慢慢回味一路而来的收获: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奥尔良大学

经过一夜的休整,6月3日我们跟随着奥尔良大学的安排,来加深对奥尔良大学本身和野外考察行程的了解,也算是为了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徜徉于校园,隐隐觉得,进驻奥尔良,也就是进驻了奥尔良大学。大学位于城西,没有明显的边界。随车入校,不知不觉便模糊了究竟哪里是校内,哪里是校外。只有偶尔遇到的路牌提醒着我们,奥尔良大学已然环绕在我们的周围了。

也许,历史悠久的大学就懂得装扮自己,喜欢浑然天成,喜欢润物细无声。校园没有煊赫在城市中突兀的孤立感,而是很好地融合在城市的整体格局中。从宿舍漫步5分钟便会进入功能齐全的街区,平和的过渡让人感觉校即城,城即校。流连校舍之间,就会发现一条城市轻轨竟别具匠心地穿校而过,沟通了学校与奥尔良市区。便利的交通纽带不仅消解了校区与城区在地理上的隔阂,更体现了一种学者风范与大众生活在深层次上的交流。不禁要叹服于这极具文化象征意义的设计,也觉得这就是当地精湛的城市创意,一种学术与生活相互包容的和谐共生。


奥尔良大学校园美景

多走几步,便能体会到奥尔良大学给人的第一感觉:绿地簇拥着建筑,建筑点缀着绿地。于是这也便成就了一种庄园式的素雅与洁净。整齐草坪铺就的大幅绿色地毯映衬出校园的淡朴,其间镶嵌着的若干人造池塘也调配得恰到好处。池中豢养着天鹅,没有苑囿的束缚。常能看到天鹅父母带着一窝小崽四处嬉戏,自然大方地融入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也得以常常享受到学生们的“特殊照顾”。有机会在国外与天鹅近距离自由亲切地脉脉相视,对于已经习惯单调生活的我而言,实在是一份难得的好运气!

校园的各种建筑,从外观上看,一大特点就是线条简洁。略作观察,很容易便能发现图书馆和教学楼等主要校舍都没有明显“浓妆艳抹”的痕迹。可是到了内部,就会惊讶于十分现代化的设备及装修,每个角落都似乎散发着一种学术上厚积薄发式的谦逊。在教学楼大厅里可以看到教室外的主要构架仅保留了钢筋铁骨,完全是西方现代建筑的简约风格。低矮宽大的阶梯造型在国内未曾见过,究其功效可能源于上楼时更加舒适的登梯感受。楼梯下方有一个供学生小憩聊天的咖啡吧,既充分利用了空间,也提供了一种足以造就综合性人才的人性化服务。这种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令人啧啧称赞。

法方的Faure教授在这里给我们再一次强调了考察线路和实习内容,一来增进我们的彼此了解,二来也细化我们出野外前的准备工作。通过Faure教授严谨的讲学和教学楼端庄质朴、却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我深受启迪:这许就是法国对大学理念的一个解读。大学,也许不仅仅要向学生传达渊博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还应给予一种平实普通却谨细入微的关怀,营造一个有助于提升独特气质与修养的多元环境。至少参量着奥尔良大学,我对“大学”和“校园”都有了一个清新的认识!


庄园式的办公楼走廊前的花坛

下午,我们参加了奥尔良大学校方在校长办公楼举办的招待会。两层的校长办公楼玉立在群绿环抱之间,办公楼的单层走廊前还有用鹅卵石修葺的锦簇花坛,整体上看,就像是一幢精致的庄园别墅,散发着十九世纪法国的典雅气息。会客厅约五六十平方米,布置着红地毯和蜡烛灯,整体桔黄的色调营造着十分温馨的氛围。白色桌布上陈放着香槟、果汁和各式造型有趣、香甜可口的法国甜点,作为招待会的精心点缀。老师们亲切交谈,商议两校的发展与合作。我们则被会客厅墙壁上摆放的历任校长的简介而吸引,似乎会客厅也俨然一座微型的校史博物馆。在奥尔良大学校长纪尧梅先生和考察团领队邵进老师分别致辞之后,招待会进入了自由交流的时间。不过,来自东方的我们依旧保留着特质的羞涩与矜持,腼腆地躲避着老师们偶尔投来的眼神。最后,在武龙(构造专业04级本科生,本次考察团学生组总组长)的带领下,我才稍稍克服了紧张,借助不算流利的英语了解到了一些法国老师平素的生活状态,以及一些法国民众关于中国的点滴观念。终于明白,在求学问道的路途上,“面子”并不能总是像料想的那样扮演一个“益友”的角色。第一次与外国老师进行了比较正式的英语交流,来给自己一点勇气和自信,也给自己充实一份值得宝贵的法国经历。

招待会结束后,老师们仍意犹未尽,还在三三两两地侃侃长谈。利用这个间隙,我们参观了校长楼背后的隽秀景致。结伴信步于这座庄园别墅的后花园,到处充满了诗意的美景。正对别墅的池圃中,直耸的喷泉随风飘舞,水幕摇曳。水珠或轻或重,或远或近,实在是一群难以捉摸的精灵。旧式的铁轨沿池边的小路延伸进周围的林荫深处,路边还有各色繁花斑斓可人,留给人无限的遐想。纵观整个花园,每一处景致都试着在这五彩世界中争奇斗艳,仿佛要为拼得一个花园的“主角”而不遗余力。仔细观察,园内密林中还能发现十几只火鸟,或休憩、或玩耍、或梳妆,高贵的姿态让人大饱眼福。没想到在奥尔良大学,竟如此轻松地邂逅了平日难得一见的珍禽,浓厚的兴致引得我们在校长楼背后陶醉地捕捉各种迷人的瞬间。校长办公楼的风景柔和旷达,将现代与古典、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处处体现着卓尔不群的气质。若不是有先前的校长招待会,我还真以为自己已置身于某庄园主气派的后院之中了呢!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位于奥尔良大学附近。于是,在事先抵达法国作为考察团陪同教师的舒良树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幸运地观摩了法国顶级的科研中心。仍然像奥尔良大学本身那样,科学研究中心与农场和绿地有机结合,仅有的若干办公楼也从外观上很好地迎合着周围的环境,以至于走近看才发觉树皮式的古朴墙面竟是水泥与油漆的天作之合!作为科研中心地学部的成员之一,舒老师领我们详细参观了地学楼的陈设。楼中各个办公室根据不同的功用,将房门漆成了不同的颜色,于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七彩走廊。设计者的这份创意让我们体会到:在这里,严谨的科研机构并不缺乏活泼而俏皮的元素。地学楼外还陈列着许多从阿尔卑斯山上采集来的标本,其中很多是第一次所见,不能不叫人充满好奇。而最出彩的,是从阿尔卑斯最高峰勃朗峰上采下来的花岗岩标本,还刻上了文字,极具纪念意义。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傍晚,受陈岩老师邀请,我们穿草地、过铁路,来到了陈老师家的花园,自己采摘并品尝透熟发紫的樱桃果。陈老师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么多来自祖国的学生了,因而这次他也格外热情和高兴,选择了家中远近闻名的两棵樱桃树来款待我们。第一次在法国见到真正的樱桃树,手脚快的同学略经陈老师指点,就很快爬上扶梯练起了精细的“手艺活”。之所以这么称呼采摘的过程,是因为要把樱桃摘下并保证嫩枝免受破坏仍然是需要细心、耐心和技术的。与在家吃的樱桃成品不同,陈老师家的樱桃个儿大、色深、汁多,口感新鲜香甜,清新的原汁原味是蜜汁泡制的樱桃所不能及的。再加上是大家自己的劳动所获,吃着就更觉甘美了。对于我,这份在国外体尝、而在国内不曾有过的“村舍”经历,实实在在地感染了自己的情绪。一天的兴奋到现在,也算进入了高潮。

回到宿舍,整理游历奥尔良的思路,感觉奥尔良大学就是学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种恰到好处的搭配,连带着奥尔良城的荦荦大方与国家科研中心的博雅谦和,直叫人赞叹不已,也让我对本次野外地质考察之旅充满了越来越强烈的期待与憧憬。

 

巴黎盆地

6月4日早晨,等我们整理好行装,离开宿舍,集合出发,天还没有大亮。没有想到,野外实习之旅就这样平静却匆忙地开始了。而以后的情况也表明,这仅仅是匆忙的开始。只不过,现在大家还能保持着游旅野外的好奇与激动,而不会过多地去揣测可能遇到的困境与挑战。

乘车驶出奥尔良,一路上从整洁的城市,到整洁的加油站,再到整洁的高速公路,大家既折服于奥尔良发达的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也越发好奇于远离城市后即将见到的诱人景致。遥望车外,展眼尽是巴黎盆地里广袤而平坦的麦田、柔顺而绵延的丘陵,锦簇而蓬勃的林木和点缀其间娴静悠然的农舍小屋。没有人烟,开阔畅达,诚然一幅纯净的风景画,却不失清新的活力。路途一直延伸到蓝色与绿色的交际,并不断地拓展着目之所及,仿佛永远不知疲惫。突然觉得,行驶在这满载生机的旷野,便毋庸再像城中一般去忧虑周遭的促狭。行得久了,就渐渐卸不下这份清闲来,宛如要自失于其中似的。流连在达然的滋味里,挣脱了国内繁重的课业,细细涵咀从法国的原野上偷得的一丝僻静,舒展胸怀,禁不住有种想要融化在这旷野惬意之中的冲动。短短几小时路程,平静地享受美景与闲情,尽管只算得上是片刻的共鸣,但并不妨碍我们去体会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当然,我们仍然明确此行的主要目的,所以绝不会喧宾夺主,但也同样不会白白浪费这一路醉人的图景。毕竟,这是到达法国后第一幅层次分明的山水画。


风景如画的巴黎盆地

驶出巴黎盆地,越过闻名遐迩的卢瓦河(Loire River),路边所见是盆地中典型的沉积岩①,远处则以延绵起伏的深色山峦向我们昭示:西阿尔卑斯山区(The Western Alps)——这次行程的主要考察区域——就在我们的前方了!不过,进山的道路并非是一如既往的坦途。尚没有正式地翻山越岭,我们已然感受到了路途的跌宕,于是真实地堑②的模样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虽然仍旧可以看到明显的地势降落与抬升,却不像教科书中理论模型展示的那样楚河汉界,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陡峻突兀。遥想当年,地堑陡落之时恢弘的气势打破了平静的格韵,为死寂的地表送来一抹生气。日月光华,倔强的个性渐渐受着风雨水沙的摩挲,并开始用包容的胸怀承托起外来的石砾、生命和营养。锋芒过渡成柔美,既是矛盾的化解,也是大度的退让。这才发现,现实中的自然现象往往不是靠简单的书本知识就能够解释清楚的。模型简洁分明,现实却海纳百川。理论抽象与实际现象的沟壑可能比想象中要来得大,而要揭开层峦叠嶂式的谜题答案也绝非一时兴起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科研的道路如同这地堑一样,岁月织就的面具使得问题的核心乍一看来常常扑朔迷离;若不是走到尽头,若不是谨慎观察,若不是耐心思考,也许我们就会永远置身于大自然的障眼法之中了。还没有进入到野外考察的主要部分,但借助车行的沿途留意,我们已然能够从细节中挖掘出丰富的收获。

行车过程中的小憩,既是给辛苦为我们开车的法方老师们一个放松神经的机会,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回味旅程、习惯法式野餐的平台。借以进行调整,大家都可以过渡到最佳的野外状态。老师们拉开地质图,再次讨论并讲解阿尔卑斯的地质构造演化和当日的行程安排。我们顺着老师的指点远眺古火山口,从而将壮丽的火山锥连同相关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地堑一道铭记心间。到了用餐时间,陈岩老师作为法方老师的代表,指点我们如何在野外享用“法式快餐”。大家模仿着法方老师的动作,拿起长棍面包,抹上奶酪,夹上切好的腌肉,将这些一起咬在嘴里,就成了主食。主食过后再配上水果和酸奶,才算是一顿完整的午餐。因为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是第一次亲手切大块的奶酪和腌肉,所以很多时候都能看到大家憨态可掬的用餐姿态,颇有“赏心悦目”之感。有了老师们关切的指导,午餐内容尽管搭配简单,也夹杂着欧洲特质的奶腥和肉腥,却仍让我在嚼劲儿中回味无穷,到处都体会到阿尔卑斯的新鲜感。注定这次阿尔卑斯之行将赠与我许多前所未有的体验吧!


向侏罗山挺进

①沉积岩,又名水成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它们记载着地质发展历史的诸多信息。
②地堑是两侧被坡度较陡的断层围限,中间岩块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常与沉积矿产,尤其是煤和油气储藏等密切相关。

 

侏罗山

当再一次把车停在了路口,一系列绵长的高山横亘于我们的视野,终于到达了所要观察的主目的地——阿尔卑斯山脉。我们所面对的第一个认识对象,就是阿尔卑斯前缘(The Alpine Front)的侏罗山(Jura Mountain)概貌。开阔的山体矗立在天尽头,云雾间还依稀可见厚层的灰岩与葱郁的森林交相辉映。Charvet教授的介绍指点着我们去发现视线中的逆掩断层①与因其所形成的中新世磨拉石向斜②(Miocene Molassic Syncline),在褶曲的随机性和沉积的层序性中,去了解多变构造运动所包藏的若干规律。等大家按照讲解的思路,从浅海相沉积及山体构造演化过程的无尽想象中回过神来,我们的小型车队已挺进到了阿尔卑斯造山带的外带——杜飞带(The Dauphinois zone)之中,开始了对阿尔卑斯山脉远古历史的追索。

①逆掩断层,一种较大规模的地质断裂构造类型。指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断面倾角较小(一般小于45°),沿波浪状起伏的断层面远距离推移的断层。多指示聚合性板块边界。
②向斜,一种地质褶皱构造形态名称。指原始水平岩层向下弯曲的褶曲。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杜飞带


西阿尔卑斯山脉构造分带简图
(其中左侧黄色区域为杜飞带)

杜飞带位于欧洲大陆板块内部,处于欧非板块碰撞的外缘区域。直面伟岸的侏罗山,所见的地层排列清晰而紧凑、完整而典型,这样明确的剖面(通过观察天然或人工的岩体剖面是获得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算是在之前国内的实习中也未有机缘谋面。于是明白,先前的地质学家们对于概念的构建是有天然的现实依据的,并非如自己在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之后体会到的、仅仅对于复杂自然现象的简单化抽象模拟。有感于斯,便不再对难以深解概念而耿耿于怀,只怪自己见闻还未深远,总结还未深刻罢了。穿过层层山峦,就见到了磨拉石盆地堆积。剖面上砂质堆积和砾石堆积泾渭分明,展现出了海洋水动力环境由弱转强的急速演变。凝固的剖面记录了地壳运动的动态细节,以此推衍,便可以探查到五彩缤纷的地壳升降和海水进退过程。正如主要研究大洋地质的Cluzel教授向我们提示的那样,海退与海进可告诉我们的故事有千千万万,我们尽可以放开思路,讲述各自关于阿尔卑斯山的美丽传说,只要作者本人能够从容应对来自各个角度的提问和质疑。而这也才是科学所倡导的能够自圆其说、并可经得起现实检验的一家之言,一种严谨和自信的体现。

真正意义上的构造观察始于著名的Sassenage褶皱断层(fold-fault)。白垩系地层的强烈褶曲形态昭示了当年地壳运动时相互挤压交锋的强大力量。顺着力的延伸变化,仿佛断层发展时对地层强有力的拖曳情景便可历历在目。通过大自然的匠心独运,褶皱断层在刚强与柔韧的结合中找到了两者的平衡,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地球历史中每一瞬的静态,都无外乎依仗着各种动态的势均力敌。这种动态平衡贯穿于地壳运动的始末,也贯穿于我们每一个人短暂的一生之中。就像这个褶皱断层,当我们经受住了各种因素的塑造,找到了自己在社会、在大自然中的平衡点,我们也就在茫茫宇宙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么我们可以说,自己没有白白到这世上走一遭,至少扮演了我们应该扮演的角色,历史中有我们的痕迹。

发现值得铭记的一瞬,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种享受。所以尽管只是光秃的峭壁,但在地质学家眼中,仍然值得挖掘掩藏在扭曲外形之下的精彩篇章。这既是文学的,也是历史的,更是自然与哲理的。用心观察,坚忍不拔,一如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的达观,只缘一个目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求真理。
不仅是在观察点,就是在路途之间也蕴藏着绝妙的插曲。单斜山一座接着一座,陡缓交错,前后呼应。课本上模糊的概念转换到现实中,增添了野趣与现实的亲切感。如果将群山连贯起来,又联系到这置身其中的大型褶皱残迹,就仿佛在跟随着远古的构造运动一起演化,情不自禁地洋溢出了然和兴奋来。大自然的博大与神秘,总在利用各种充满希望的线索,勾引着我们好奇的心灵。当我们悄然捕捉着调皮地钻出浮云、趴扶在峭壁上游戏的几缕斜阳,当我们仔细比照着路边小镇与电视里风貌的点滴异同,当我们再次淡定地解读着阿尔卑斯外带结晶基底角闪岩所传达出的一二信息,一路上的见闻都像是在回答我们对于陌生的阿尔卑斯的探问,也记录着我们将零碎的片段编织成完整印象的过程。

 

Mizoën的Chambon水库——著名的三叠系剖面

傍晚,到达了Mizoën,也就是我们当晚落脚的地点。在Mizoën风景秀美的Chambon水库旁,是杜飞带中典型出露三叠系岩层的剖面,也是当地最著名的“金字招牌”。从早三叠世的细粒片麻岩①到中三叠世充填方解石脉的白云质灰岩②,从晚三叠世的厚层灰岩到早侏罗世变形强烈的薄层灰岩,短短三十米的剖面涵盖了几千万年的地质内容,在阿尔卑斯山地区堪称经典,其丰富的内涵叫人不由得去神游那久远的沧海桑田。每每游客还沉浸在追忆之中,剖面路边的咖啡吧老板就会跑来,如数家珍地介绍当地的地质概况,全然一副地质学家的模样,颇值得钦佩的。当地能有这样的地质学热情,确实难能可贵,令我们十分感动。所以带队的胡老师兴奋地站在剖面前,甘愿亲身充当比例尺,好让大家记录下这个“浓缩的精华”。认识这样的剖面,虽不及侏罗山的雄阔壮美,却能够吸引每个探索者去细心观察,去充分想象,以弄清岩层减薄的来龙去脉。抑或是构造变形?又或许是沉积不均?尚不十分明确。但有一句话,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到访者共同的兴趣所在。

充实的考察内容让我们忘却了时间的脚步。当我们进驻旅馆时,天色虽不算昏暗,却已过了晚上八点。放下行李,走上阳台,又不禁被这开阔而寂静的水库美景所吸引。水库不大,却是群山环抱烘托起的掌上明珠,平静地倒映着相互依偎的山体,飘袅其间的白云,还有我们所住的林间村舍和中世纪风格的尖顶教堂。祥和而宁谧的景致,更兼古朴的木质建筑的陪衬,越发显得可人。因而我们趁此机会互相留影,尽情享受着阿尔卑斯峰林间的情趣。似乎不完全是归隐山林的淡泊,神情间还糅杂了一丝对蓦然阒寂所产生的沉淀感。没有百兽飞鸟们的喧鸣,像是完全融入了“静”的状态。此刻只要有多余的动作,似乎就会将平衡打破,将素美肢解。历史也会尝试定格,也会收藏瞬间,便不忍心再用快门的咔嚓声去做无谓的修饰。现在大家想做的,只是默默地欣赏,细细地回味。


Chambon水库美景

在等待中,我们静候暮色;在等待中,我们迎来晚餐。晚餐作为在阿尔卑斯山区享用的第一顿正餐而增添了助兴的红酒。对于我们来说,能在阿尔卑斯的美景中品尝到法式烤鸡的美味,诚然让每一个成员在山区的第一晚都享受到了莫大的荣幸。

克服一天奔波的倦意,晚间最后的活动是复习和预习。来自水文专业的我,毕竟在专业知识上存在欠缺,唯有加倍地补习才能够巩固对当天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庆幸自己可以在山间夜色中坚持到最后一个入睡,仅就个人阅历而言,这的确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锻炼和提高。至少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已有了在阿尔卑斯山里同懒惰交锋的经验。也许,这样的感觉不会轻易地有第二次吧。

望着窗外昏黄的路灯,在黢黑的背景中盖上舒适的毛毯,期待明天:漫漫征程才刚刚开始!

①片麻岩是一种主要由中、粗粒的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组成(含长石较多),具片麻状或条带状构造的中-高级变质岩。
②灰岩,即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构成,遇稀盐酸剧烈起泡,多为灰色、灰黑色或灰白色。可作水泥原料。白云质灰岩表明含白云石,但主要矿物仍为方解石。

 

构造百态

6月5日清晨,推开旅店的格窗,第一个迎接我们的是山间迷蒙的晨雾。与昨天清朗的水库不同,今天的一切都浸没在了飘渺之中。偶或穿过的晨光照亮了远处的村落,一派恬然景象。从这里出发,又预示了怎样的一天呢?

变质砾岩与上覆页岩角度不整合接触构造

浅变质页岩的片理化构造

 

阿尔卑斯强烈的造山运动,凭借其巨大的动力,使得外带的结晶基底(由变质岩组成的褶皱基底)也卷入了构造变形之中。在Chambon水库附近,我们看到了结晶基底上部石炭纪的浅变质砾岩①剖面。砾岩间夹杂着白云母和绢云母,连同强烈的片理化构造一起,为我们弄清结晶基底上部的变质年代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石炭纪浅变质砾岩同上覆早侏罗世浅变质页岩②不整合接触,是板块碰撞、逆冲推覆理论的有力证据之一。水库边的剖面上,本色为黑色的页岩因为氧化的缘故,而在露头上多数呈现着灰黄色。浅变质页岩层中发育着指示变质作用的面理和用于判断剪切作用方向的箭石,绢云母的定向排列给我们指点出线理的延伸方向,从中可以推断变形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向,从而有助于我们搞清构造运动过程的细节。直到地壳运动的演化过程可以在脑中清晰地放映出来,也就是地质工作者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因为此时的他们已变成了拍摄地球历史的总导演,他们有着掌握全局的自信。不局限于剖面讲述的地球故事本身,对于极少接触疏松变质岩的我而言,在阿尔卑斯仔细观察页岩变质后的形态、并好好体会浅变质页岩的手感,恐怕也算得上是一次难得的实战演练机会了。法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这次考察中法方的主讲老师Charvet教授给我们介绍得十分细致,呈现了剖面上各个地质证据的来龙去脉。通过整理和总结老师们言传身教的丰富信息,自己确实颇有提高。新的起点,自然要珍惜每一点的进步!


不规则扭曲的褶皱构造

驶离水库,疾行在峭壁深谷之间,心悸之余忍不住生出一番感喟来。长江三峡,巍峨峻拔,跨江而立,不失阔然侠气。放眼车外,阿尔卑斯给我们送来的,却是满目陡绝的峭壁,涔涔然一袭矜肃的压迫感。岑壑延绵,道路悬垂在山腰,险峻的千仞崖壁仿佛伸手可及。稀疏的植被衬比着岩壁巨石的五彩斑斓,也揭示了新生代地质构造运动的强大生命力。如果说长江三峡穿插进宽谷的雄姿,以展现其阳刚与阴柔的完美结合,那么眼前看到的阿尔卑斯“V”字形峡壁深谷,就完全在向我们炫耀着刚劲雄健的青春活力。这样凌厉的生气,对于我们而言,却更像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训诫与警示。仿佛阿尔卑斯在有意用他的强势来训练我们不畏险阻、迎难而上的品质,引导我们领悟“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真谛,让我们懂得在顽强与果决的洗礼中真正成长。


路途边陡峻的峭壁

等回过神来,早侏罗世地层的紧闭褶皱早已矗立在了我们眼前。倘若刚才只是在宣示一种气势,那么现在就是在喻示这种气势所塑造的“成果”。地层被扭曲成了三个紧靠的背斜,其中两个更如同剑鞘一般“瘦骨嶙峋”。褶皱横剖面上可清晰地观察到呈扇形分布的劈理,同原始层理密集地斜交,并向褶皱外层发散开去。由于原先地层中软粘土层与硬灰岩层的相间分布,劈理与原始层理的交角还呈现了对应的界面效应,类似于光在多种介质间的折射,从而使得劈理面呈现出细节上的锯齿状波动形态。根据磨拉石也卷入褶皱变形的现象,可以推测,这场惊心动魄的强弱对话发生于中新世时期(距今约2300万年)。想来随着我们向阿尔卑斯内带推进的深入,定更是一番番“惨烈”的景象吧!


中新世的紧闭褶皱构造

除了褶皱,发育于早侏罗世地层与结晶基底间的断层,也同样印记了那个时期的波澜壮阔。在褶曲的早侏罗世地层里,可以找到晚三叠世的白云岩和细碧岩块体,它们的体积随着与断层接触面距离的增加而变小,显然是岩层碎块由重力作用滚落山崖而产生的效果。大而重的岩块因为惯性和大阻力的缘故,而不容易滚远。相比之下,小而轻的滚石就能达到离断层面较远的地方。不难想象,侏罗纪发生的正断层使得同期的沉积地层裹挟了先前地层的断层碎块,而后期的逆冲推覆又对这些碎块进行了遴选和保存。岁月淘尽尘埃,当年的残余断块现如今孤独地倚靠在坡面上,好像在对远古的基底倾诉它们多舛的遭遇,又似乎在用坡间隐隐的雪迹,来表达它们或有或无的复杂情感。在我们眼中,它们就是通向过去、寻找答案的钥匙。这把钥匙的意义,不再限制在时空坐标的一个点上,而是扩展到了一段区间,一段可以伸展或是缩小的区间。这段区间有足够的阈值,可以充填进我们认为值得引入的一切。


孤独的正断层构造残体(中前部)

 

远山拖曳褶皱构造

板岩中的方解石脉布丁构造

 

在断层面附近不远处,转过山棱,眼前便豁然开朗起来。溪水在平缓的谷地里由远及近地闲庭信步,溪边的冰川堆积则恣意地埋躺在山谷间舒展筋骨。一眼望去,贯穿一道道屏障的U型谷通达至目之所及,好像都能听到旧时冰川开疆扩土的隆隆轰鸣。远古的推土机开挖出了遗存至今的宏伟地貌,宁静的山体与碎石隐约散发着意犹未尽的自信与达观。也正是亲眼见到U型谷,才能超然书本之外,体会到它宽广的胸怀。从脚下追索开去,信手拈来的又是一段新构造运动和地貌演化史上气势磅礴的佳话。说不定,冰川的行踪就是为了给后人留下些值得寻迹的线索,以满足各个领域问道者们强烈的好奇心。造化安排的情节总能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也让自己觉得,阿尔卑斯并非没有在自己的专业方向可以发挥的空间,那里有的是值得挖掘的宝藏!

背斜构造内部的小型褶曲

冰川U形谷及其堆积物

 

一路所察愈深入,所观的变质变形程度也愈强烈。微观可至基底中方解石的布丁构造、A型褶皱与多期面理的交错叠嶂,宏观可至基底多级半地堑上不整合叠加的早侏罗世地层的顶脱褶皱。种种未曾观察过的地质现象鳞次栉比地铺陈在眼前,丰富而紧凑,向我们展示着阿尔卑斯构造历史的各种微妙之处,使我们萌生出一种肃然起敬的情感来。构造现象千变万状,记录了地球演化的诸多细节。而要弄清这些现象与地球发展过程千丝万缕的联系,就需要无数个日日夜夜认真细致的工作与研究。地质学家们诚然从事了一项既神圣又艰辛的事业,而自己踏进了这个门槛,也的确体会到了一种庄严的使命感。杜飞带(The Dauphinois zone)不仅热情地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地质大餐,也似乎在精心地考验着我们接受新授知识的耐心与毅力。不过幸运的是,往往在观察点附近,除却严肃而生硬的岩石之外,我们还能发现许多引人注目的有趣细节,暂时调节一下自己些许紧绷的神经。

①砾岩:沉积碎屑岩的一种,一般由粒径大于2毫米的圆状、次圆状砾石经胶结而成,往往代表沉积间断。因此是判断构造运动和区域不整合存在的重要标志,还可判断古海、湖岸的位置及古河流的流向。
②页岩是粘土岩的一种,固结较好且具良好的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行旅随遇

在山路边观察早中三叠世与结晶基底不整合接触的剖面时,护坡用的大幅铁丝网上挂满了各色的广告与标语,不谙用意的我们还以为这就是当地布置路边广告的特殊方式。直到耳边听到一个个自行车赛手呼啸而过,才蓦然想起阿尔卑斯是环法大赛的主赛场。当然,在六月份,环法自行车赛还没有开始,所以我们还没有幸运到可以观赏世界级的比赛。不过,每位车手的飒爽英姿、男女老少的热情参与,以及经过我们身边时的友好问候,都让我们享受到了普通法国百姓的精彩生活。随车上山,一路都能见到顽强拼搏、艰苦攀登的自行车手,有时还能看到作为休息站点的房车静候在路边,随时为到来的选手提供饮料和帮助。虽然是比赛,每位选手的脸上却都洋溢着无尽的欢乐。对于他们而言,参赛只是为了享受赛程中努力奋进的过程,寻找一份放松减压的体验。无论领先还是落后,无论最终能否成为胜利者,选手们所要做的,都只是向着一个目标勇往直前,直到终点为止。虽然一直习惯于强调名次,但在法国,借着法国的自行车文化,我们也开始学会将名次边缘化,去体会比赛的真正目的,去探寻名誉背后的对象本质。手段最终为了目的而服务,这也正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潮流。


自行车选手的飒爽英姿


雪线外傲霜的小花

由于路线的原因,当天返回Mizoën的驻地需要翻过一个山头。而这次返程中的山体就不像先前出发时所途经的那样突兀了,算是阿尔卑斯一种刚柔相济的体现吧!盘山而上,视野又变得开阔起来,岩石的灰色渐渐被草毯的鲜绿所取代。平缓的山坡上,数百头奶牛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的青草,飘渺的云雾则为它们舞动婀娜的身姿,也为我们多采的旅程助兴。山间麻密的旅店占据着有利地形而花团锦簇,不远处斜坡上排山而下的索道则向徜徉其间的我们指示出:这儿是一座滑雪场(真没想到,身处南方的自己第一次亲眼见到滑雪场,竟是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因为季节的原因,此时这里只剩下了山顶的一髻儿白。宽广的雪场草坪仍可以让人联想到隆冬时这里人声鼎沸的盛景,只不过我们恐怕无缘一试了。到达山顶,就在雪线外不远处,生长着一片片含苞待放的白色和蓝色的小卉,在严酷的气候条件下仍然傲霜挺立,生机勃勃。也许这是他们唯一能抓住的可以展现自己风采的季节,而他们也的的确确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年之中来之不易的机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大自然给生命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契机,但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把握住特定约束下的生存条件。当最终有一个角色能够在夹缝中脱颖而出、笑看万物时,我想它所要表达的可能就是这样一句话:我不过是在尽力发挥我的潜能而已。是的,在阿尔卑斯,我们也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凡事都应做到尽力而为。几天来,阿尔卑斯就如同用寒冷考验着小花一样用海量的知识和信息考验着我们。在认识和记忆构造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只要稍有松懈,重点也许就会倏忽而过。老师们常常并不要求我们将所有的细节完全掌握,而是将问题的关键强调于我们的态度。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

语重心长的训诫

回到旅店,晚餐比前一天更加丰盛。大家携着一天的风尘仆仆,逐渐卸去了先前的拘谨,在佳肴美酒中寻求释放。但隐隐感觉到,席间法方老师的热情缺少了我们想象中相应的提升。终于在晚餐之后的每日总结中,陈岩老师按照他对研究生的要求,对我们进行了一次严厉深刻却十分语重心长的教育。看到陈老师的情绪变得这么快,我们都有些错愕。在那样的氛围中,几乎每一个同学都噤若寒蝉,大厅里出奇的静。这可能是我们自进大学以来第一次被老师这样当面教导,幼时的情景仿佛又鲜活了起来。

法国老师把我们看成是国内的精英。但从前两天的表现上看,我们自己并没有这样高标准地约束自己。由于在思想上把这次考察更多得看成了一次旅行,两天来大家一直处于较为松懈的状态,因而笔头记录不够细致严格,野外的纪律也有些散漫自由。冷静下来,细细体会,虽然陈老师的言辞有些激烈,但自己还是从心底里赞同陈老师的观点的,尽管当时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害怕的滋味。在国外,就不再只代表自己了,而是代表了中国学生的形象。作为一名大学生,至少应表现出符合这个称号的行为和能力。考察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们的重点自然要放在问题的核心上,不能得过且过,而要对得起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还有老师们不辞艰辛所付出的劳动。对比所应具有的高素养,自己诚然没有在阿尔卑斯堂皇的放松理由。等到一个人在晚间复习当天的见闻与所学,伏案沉思陈老师对于人才的定义和评价,突然觉得有种发聋振聩式的体悟:如果说之前有的,只是行者的固执力行,那么现在该有的,就是学者的慎思寻道了。

很多时候,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小的疏忽而失却大智慧当然不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所以,我们在阿尔卑斯的时光,也确实有必要同普通的游客有所区别,尤其在我们参与科考活动的时候。那么这种真正的差别,就从现在开始了!

 

超杜飞带的复理石

6月6日,仍然是在乳白的浓雾里,我们整顿着行装与前夜的所思所得,抛却了先前的懒散与懈怠,抖擞精神,再次上路。离开Mizoën,继续着负有使命意义的旅程,向阿尔卑斯内带进发。

向东,接近了杜飞带的边缘,也接近了更强烈的变形。下车顺着Charvet教授的指尖看去,结晶基底的岩石伏卧在远方,经逆冲推覆构造①作用而堆叠到了早侏罗世的地层之上。山体的西侧,早侏罗世地层还只是以宽缓的向斜不整合于三叠系地层之上;到了山体东侧,早侏罗世地层就完完全全地卷入了逆冲推覆构造的大环境之中,不得不承担起结晶基底岩石所施加的巨大压力。不过,因为早间的雾气还依依不舍地想和我们继续做伴,所以这一切由于能见度的影响,并没有很真切地完全展现在我们眼前。依靠着Charvet教授和Faure教授的介绍,我们才得以对概貌有了一些更细节的认识。但可以想见,继续向前,地质过程也将更加复杂而丰富。


Charvet教授讲解著名的复理石

到达杜飞带边缘的典型特征是发现复理石(Flysch)。杜飞带最东缘的部分被称作超杜飞带(The Ultra-Dauphinois Zone),是借助石膏层向北西方向运动的推覆体②。在超杜飞带中,沉积作用由浅海转变成了深海,因而早侏罗世地层的岩性也由以黑色页岩为主,而转换成了以薄层灰岩为主。超杜飞带的中生代地层明显地发生了褶皱变形,而始新世的复理石就不整合沉积在了上面。厚层砂岩与薄层泥岩相间重复出现,形成周期性的韵律构造,乍一看就好像是数十层的超级夹心汉堡。这样的形态既很好地反映了反复变化的水动力环境,又间接地暗示了当时地壳运动的活跃和频繁振荡程度,著名的“复理石”一词即得名于此。沉积韵律十分有节奏感,好像暗示着地球本身也如活跃的思维一般极富音乐天赋,整个剖面如同一首雄壮的交响乐谱镌刻在了巨大的崖壁之上,颇令人叹为观止!

正当我们还在细致地倾听Charvet教授的讲解,恰逢一队荷兰的学生考察团也来到这个剖面进行野外地质实习,想必也是阿尔卑斯的构造主题吧。和我们对于所见所识的反应一样,他们面对这一幅超杜飞带展布开的美丽画卷,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阿尔卑斯地区的典型沉积过程名不虚传,精彩而富有内涵的剖面给了世界一个经典,也让我们在经典中回味无穷。

逆冲推覆构造,是断层倾角平缓(一般小于30°)、规模较大、作远距离推移(一般在5km以上)的复杂逆掩断层构造,通常较老地层被推覆到较新地层之上。其广泛发育在造山带及其前陆之中,常表现为叠瓦构造和双重构造。
推覆体,是指在角度十分低缓的逆冲断层上推移距离在数千米或数十千米以上的平板状外来岩体或岩系。

 

平宁前缘──杜飞带和贝杨松带的分界

平宁前缘(The Penninic Front)是阿尔卑斯内带和外带的分界线,也是杜飞带和贝杨松带(The Briançonnais Zone)的分界线。所以,到达了平宁前缘,就说明超杜飞带逐渐进入了尾声,贝杨松带则即将拉开帷幕。在平宁前缘,中侏罗世的黑色页岩推覆到了始新世复理石上,早三叠世与中三叠世之间的石膏层楔在山体里,清晰可见。正是这层厚厚的石膏层,在大型逆冲推覆作用的过程中,对推覆体的远距离移动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借助于它的润滑特性,我们才能想见巨大而笨重的推覆体能够发生运移数千米之外的奇迹。也正是眼前的这层石膏层,标志着阿尔卑斯内带已经在我们的前方招手致意了!

再次行驶在开阔的谷地间,道路边派生出许多清泉与小溪的欢歌笑语来。坡脚处,冲积扇一个接着一个沿山体排开,全然是一片片绿树小草的领地。沟壑伸展,依山分叉,潺潺的流水汩汩其间,默默地担当着各个领地的界碑。顺流向上,绿色似乎被拦腰截断,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雪迹。终于发现,自己竟已到达了雪线附近!不过好在我们正处于夏天,才不至于忍受山巅严寒的煎熬。算起来,在短短三天之内,我们从炎夏倏而转入了初春,也在一天之间,从阿尔卑斯外带迅捷地跨入了内带。随着这一路外套件数的增加和累积路程的增长,为科学献身的理念所催生出的自豪感也渐渐浓烈起来。想到自己前两天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已然经受了不少考验,不禁觉得,既然付出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代价,若不能换到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回去,不仅对不起学校、老师,更对不起自己。所以,愈加感到要懂得用心体会并享受考察过程的点点滴滴,积极地去捕捉每一个有价值的瞬间,而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听讲、机械地记忆。我们的野外状态同样需要一个分界。

 

贝杨松带之“蛇绿岩套”

进入了贝杨松带,三叠系地层较杜飞带中有了明显的加厚。还记得在Chambon水库旁,仅仅几十米就把杜飞带的三叠系地层一览无遗。而现在,这样的效率是肯定难以达到了。在西贝杨松带,我们可以看到晚石炭世夹有煤层的石英砂岩,与其接触的是侵入成因带有烘烤面的细晶花岗岩脉体。可见这里的构造作用已发生在了地表以下较深的部位,也代表了程度更深、影响范围更大的地壳运动。

由于古大洋的张开,贝杨松带保留了标志洋壳物质的典型岩石系列——蛇绿岩套(ophiolite)。在著名的Chenaillet蛇绿岩地块上的一条小河中,我们找到了不计其数的蛇绿岩套滚石。从橄榄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到硅质岩、闪光片岩,古洋壳的结构尽展于我们眼前,古大洋的兴衰也仿佛又生动了起来。大家迫不及待地在河边选拣标本,就像寻找珍宝一般兴致勃勃。即使河水沾湿了裤腿,即使谷风吹来了细雨,即使蹲久的双腿不再听自己的使唤,大家仍然全神贯注于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可以说,大家都在锻炼中成长了许多。不仅是我们,就连胡老师也因发掘到了国内难以采获的标本而欢呼雀跃。


挑选出的蛇绿岩套标本

大约半个多小时的劳动后,大家将挑拣出的标本摆放整齐,对整个标本序列进行了照相,理清了蛇绿岩套岩石分布的整体思路。为了更好地体会标本内涵和巩固所学知识,我们每个人还对每一块标本的细节特征作了详细记录。借着这次对新岩石的实地观察机会,我再一次强化了对地质学基本概念的理解,锻炼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学会了用不断的实践来弥补专业上的缺陷和主观认识上的不足。最后,经过大家的奋斗,数十块“精心挑选”的岩石标本被堆放到了一起,组成了壮观的队列,我们自己就好像亲手切开了洋壳剖面一样激动。尽管最后收集的标本因数量众多而无比沉重,但大家都不吝惜自己的力气,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经历千辛万苦的见证,都是我们在阿尔卑斯觅得的宝藏。无论对于我们自己、系内,还是对于未来的师弟师妹们而言,这样的沉甸意味着一笔无法用重量衡量的珍贵财富!

 

贝杨松带之“构造窗”

不知可否是前一天的教诲产生了效果,我们有幸在一天之内享受到了涉水与跋山的双重考验。或许这是老师有意无意间用来报偿我们先前懒散状态的方式,也或许是上天为践行我们的“人才”标准而提供的难得契机。才刚从水里出来,我们就又被领到了一个山村。处于开阔的谷地之中,周围尽是开垦整齐的田塍与蜿蜒伸向山口的小路。要到达下一个观察点,我们须绕到山村背后的山坡上,但为了节省时间,老师们决定直接爬坡抄近道。于是,就在村边约成25°坡角的草毯上,我们进行了自到达阿尔卑斯地区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地质队员基本功训练——徒步爬山。法方的老教授们年龄都已过半百,但他们爬山时一马当先,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充分体现出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的端正态度和优秀素养,他们整个行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充当着我们野外考察的表率。不得不承认,同法方老师一起在野外生活和学习的日日夜夜中,看着他们辛劳地驾车、仔细地讲解、一丝不苟地处理考察过程中的各个细节问题,我们每一个同学都体会到了一场全身心的洗礼,因而也越发感受到了一种督促自己不甘落后的动力来。回想先前陈老师训斥我们的话语,深深觉得自己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是要亟待提高的。有了这次旅程期间法方老师的表现作为标尺,我想我们会时刻奋斗下去,至少不辜负在阿尔卑斯余下的这几天。等到我们自己爬上山坡,才发现攀登过程远不像法方老师表现出的那么轻松。这就应该是我们需要提高和锻炼的能力!


大家在法方老师的感召下努力攀登

在坡顶,我们观察到了低温高压条件下因大陆深俯冲再折返、形成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之间的闪光片岩①。通过老师们的提醒,我们抬眼环视,又留意到四周高耸的三叠系白云岩②所委婉传达出的信息:构造窗就在我们的脚下。如果地质体从远处低角度逆冲推移过来,并覆盖在推覆体下盘的老地层之上,那么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后,下盘老地层会从上盘新地层的包围中暴露出来,形成一个可以窥视老地层的“窗口”,这就是所谓的“构造窗”。由此可见,“构造窗”是强烈的低角度逆冲推覆构造的重要地质证据。就好像是第一次吃蛋糕时挖去了中间最好吃的鲜奶油花的情景,我们体尝到了身处于一个远道而来的逆冲推覆体内部的新奇感受。整个构造窗就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硕大“陷阱”,只不过它并不用来捕猎,而是用来吸引地质学家们寻找地球演化真相的无穷好奇心。当然,虽然周围是新地层,我们脚下所触及的,仍然是推覆体风化剥蚀后裸露出来的原位岩体。若要近距离体会真正的推覆体,我们必须得攀登到周围的群山之上,只是这次的行程安排已经没有这样的余地了。尽管有些遗憾,但就像是亲眼见到复理石的感触一样,能与发源于阿尔卑斯的著名地质学概念“构造窗”有一次亲密接触的体验,我们领略到了构造窗超然于书本之外的真实风采。

结束了一天辛劳的野外之旅,我们这次的驻地贝杨松(Briançon)也就到了。经旅店老板的介绍,我们品尝了当地有名的法国大餐——芝士“火锅”。没有用明火,但吃法和我们中国的火锅颇为类似。野外的劳顿已使我们如狼似虎,于是还没等热芝士彻底沸腾,就有同学迫不及待地争当起“试点”来了。将液态的热芝士舀一勺,倾倒在腌肉和面包上,稍等片刻,等芝士成了胶状,再和着奶香把肉和面包一起放在嘴里,韧韧的,香香的,还很有嚼头。吃到肚里,一股暖流迅即涌遍全身,瑟缩的寒意立刻烟消云散。这种吃法虽简单,却可以极好地抵挡山间的阴湿之气,是当地人的最爱,的确名不虚传。我当然没有放过这个好好补偿自己的机会,以致于回到旅店之后,躺在柔软的毛毯上,在一天丰富经历的餍足滋味中,不知不觉地呼噜了起来……

①闪光片岩,变质岩的一种。指原岩已全部重结晶,具片理构造,由片状、柱状和粒状闪光矿物(如云母、绿泥石等)组成的一类变质岩。是一种常见的区域变质岩石。
②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

贝杨松带构造概貌

6月7日的早餐是香浓可口的朱古力,营养丰富,能量充足。所以大家鼓足干劲,来到了贝杨松大教堂,从这里开始新一天的旅程。当然,我们不会按照当地居民的习惯到这里进行虔诚地祷告,而是要借助这里绝佳的地形,一睹贝杨松带宏伟壮观的地质构造概貌。


从贝杨松大教堂远眺贝杨松带构造概貌

从外院墙边举目远眺,贝杨松城就娴静地依偎在大山的怀抱里。但远处山石所记录的历史过程就远不能如此心平气静地欣赏了。目之所及,能够依稀望见超杜飞带复理石的影子,也正好借此“温故而知新”。近处的群山呈现出了地层褶皱被风化后的残余形态。在山顶上,有些区域还未被植被占领,尚能看到连贯的三叠系岩层那或隐或现的地层界线。如果用想象的图景将整个山域弥补完整,便能够发现多处地层新老互叠,这是逆冲构造的典型证据。而褶皱一翼层序倒转的现象也并不少见,说明了逆冲构造的气魄之强、冲击之猛。于是就不难理解贝杨松带三叠系地层所经受的逆冲、褶皱和背冲等作用,随之而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去臆想、去放映,也去捕捉那时充满整个山野的大气磅礴。这种气势曾经埋藏于推覆体所移运来的未变质复理石之下,而今翻看,着实领略到了古老地质风云的地层余韵。就在这贝杨松带中,开辟了洋壳开闭和多期逆冲推覆综合作用的主战场。

驶进一个简易隧道,我们近距离地观察了贝杨松带三叠系岩层的具体形态。观察点的岩性主要是早三叠世的石英砂岩和砾岩,位于小向斜的一翼。岩壁上保留有指示水流运动的波痕和斜层理,还有从未在国内实际观察过的雁列张节理①,又是教科书式的典型形态。在隧道灯光下,Cluzel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三叠纪的海进过程,又给大家介绍了大陆水流回退到海洋中而形成斜层理的详细机制,从而使我明白了斜层理指示水流运动方向的真正原因。为了给以后的考察做知识上的准备,Cluzel教授还将因正断层作用形成的地垒②与地堑先提示给了我们。正是由于这种地块的升降,才导致了侏罗纪沉积在不同分带内厚薄不一的现象。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们也就可以带着相关背景知识去理解所看到的地质景观了。

最后,Charvet教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颇有趣味的问题:判别该处的雁列张节理是左行还是右行。我们以为简单,便按照定义轻松地回答了右行。没错,从我们视线的方向看,岩壁上的雁列节理组确实是右行。不过,我们忽视了自己所在的观察位置是在隧道之内,从而也就忘记了隧道顶端的雁列在我们的头顶上方。这样,真正从上向下所观察到的排列方向就应是左行的了。经老师这样点拨,我猛然意识到了“个人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歪曲反映”这句话的内涵。认识问题往往会由于所获信息不全面而产生片面化。所以,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应当是检验主观认识的最有效方法。法方老师用他们别致的手段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思考问题的模式不能单一化,处理问题的切入点也应不拘一格。从小到大,我常因思路拓展不开而容易陷入钻牛角尖的泥潭。现在对于问题的症结有了些更全面的分析,自然也要有意识的训练和纠正自己。修改思维定势的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这样的启示在哪个领域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那将会是受用整个人生的!

①雁列张节理:由拉张作用产生的节理裂隙组定向、有规律地偏斜排列,形似大雁迁徙时排成的队列,故得名。
②地垒:地壳中被两侧倾向相反的正(偶尔为逆)断层所界限而中间断盘上升的槽形断块构造,常与地堑相间出现。

难忘的Saint Crépin剖面

法国对于知识的尊重和普及往往能在各个细节处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来到Saint Crépin的侏罗系与白垩系地层剖面上,我们赫然发现剖面边树立着介绍剖面地质概况的告示牌,不仅充当了一名颇为经济的导游,还给每一个游客提供了一次借助旅游普及地质知识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为了保证这个珍贵而著名的剖面能够长久地体现它的价值,当地政府还禁止在此使用地质锤,让人不由得为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竖起大拇指来。至于这条剖面真正的学术价值所在,则是体现在了剖面上减薄了的侏罗系与白垩系部分沉积地层之中。


含有“Hard Ground”的Saint Crépin剖面

在晚三叠世的厚层灰岩之上,是含有早中侏罗世碎块的晚侏罗世瘤状灰岩,而瘤状灰岩之上则假整合①了中白垩世的钙质片岩。那么,缺失的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的地层倒底到哪里去了呢?根据普遍接受的解释,原因要从先前提及的、形成于正断层作用的地垒和地堑中去寻找。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以及晚侏罗世和中白垩世的地层之间,仍然存有一层薄薄的沉积层,被称作“Hard Ground”。正是这层“Hard Ground”代表了早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的沉积层。在三叠纪时,贝杨松带沉积较快,而形成厚层灰岩。之后早侏罗世发生的断裂作用造就了地垒与地堑,贝杨松带处于地垒区域,而杜飞带处于地堑区域。这样,沉积过程中,贝杨松带的早中侏罗世沉积因抬升处在浅水环境中而容易被冲刷,故难以保留。早白垩世地层的缺失则是由断裂作用造成岩石圈减薄、再受热而发生抬升作用所导致的。由此,这个被动大陆边缘模式的典型标志也被历史牢牢地印记了下来。它幸运的被科学家们发现并保护起来,我们也幸运地满载而归。当然,并不曾带走一块石头。


村口由瘤状灰岩砌成的古朴水池

离开剖面,我们仍然要穿过村庄。这里的楼房有许多还保留了石砌的结构,仿佛又回到了古代。不过院中停放的雷诺牌吉普车倒提醒着我们,这儿同样不乏现代的气息。村头用瘤状灰岩修葺了一口水池,连通了山里的泉眼,以作为村中的使用水源。依靠着天然的纹饰,水池壁显得古朴、美观而大方,成了村里吸引游客的靓丽风景。出水口的石柱上雕刻着“1879”的字样,表明这是上上个世纪的遗产。池中清泉涓涓流出,永不停歇,过多的池水也通过留存下的槽渠引流到村庄各处,将各户村民联络到了一起。能够将山间的恬静与现代的旷达包容一体,村庄俨然一派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和谐景致。

①假整合:代表了两地层间的一种接触关系。当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和构造特征一致,但其间有沉积间断、缺少某些时代的地层时,两地层的接触关系就称为假整合接触(或称平行不整合接触)。

推覆构造的多期性


Helminthoid复理石平卧褶皱

贝杨松带的推覆构造不仅有一期的,也有多期的。借着在Saint-Clément观察中白垩世的Helminthoid复理石平卧褶皱,我们听老师介绍了关于此地多期褶皱的理论。我们眼前的平卧褶皱①拥有神奇的近乎于水平的轴面,借此,构造现象也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引人探索未知历史的无穷魅力,因为对于多数褶皱而言,轴面是很难倾斜成水平的。Charvet教授介绍,中白垩世的复理石先是经过逆冲推覆加叠到了贝杨松带地层上,而后大致反向的推覆作用又将贝杨松带地层反推回了复理石上方。于是,在两个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挤压作用的共同构建下,一个由砂岩、泥岩等组成的白垩系地层的复理石平卧褶皱的形态因此而呈现了出来。可以看出,褶皱的形成受到了逆冲推覆作用的巨大影响,成为逆冲推覆构造理论的有力证据。也难怪这样色彩丰富、姿态优美的平卧褶皱可以博得那么多地质学家的芳心了。


沿着山谷观察背斜剖面

午餐过后,大家开始了整个考察过程中步行距离最长的一段路线。在盘山公路旁,我们小心地前行,一边提防着不时来往的车辆,一边按要求观察岩壁的岩性变化。认岩石又是对地质学基本功的一次考验。不过禁不住壮阔风景的诱惑,我还是忙里偷闲,对周围巍峨的山峦开起了“小差”。

在公路的另一侧,深谷之间,水流湍急,奔腾向前,沙沙声不绝于耳。年轻的河流和年轻的山谷一起精诚合作,锋芒毕露,用V字形的特质骄傲地告知世界:它们有着冰川成因的U型谷难以企及的年轻朝气与活力。褐红色的绝壁棱角分明,又仿佛炫耀着血性男儿出征前那昭告世人的侠风义骨,既有不可一世的咄咄逼人,又有慷慨雄壮的豪情万丈。伴着对山谷气概的崇敬之情,怀着对老师提问的惴惴不安,掺着一种复杂而诙谐的情感,我们谨慎地走过了一个完整的背斜剖面。剖面中,三叠系岩层在背斜核部两侧都发生了重复两次出现的现象。对这样一套层序的观察和解释,又一次让我们在自然现实中强化了对推覆构造概念的感性认识与理解。中三叠世的白云岩借助石膏层的润滑作用推覆到了白垩纪的碳质片岩之上,在背斜两翼各出现了两次,从而表示推覆体参与到了再褶皱之中,形成了一种扇状构造。这种扇状构造代表了整个贝杨松带推覆体的总体特征,因而贝杨松带也有“贝杨松扇”之称。我们沿路观察的剖面就是贝杨松带主体构造的典型反映,搞清了它的细节,也就可以说对贝杨松带的总体概况有了一个见微知著的理解。

①平卧褶皱是轴面和枢纽均近于水平的褶皱。枢纽是同一层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而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联成的面就是轴面。轴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面。

 

巧遇高程碑

为了好好观察对于推覆起到关键作用的石膏层,我们向更高的海拔挺进。再一次接近了雪线,气温也低至4℃。我们只穿着了秋衣,坐在车中也不禁瑟瑟发抖。车窗外未化完的白雪一字排开,像是接待我们的仪仗队。他们的列队欢迎仪式场面宏大,规格甚高。队形延绵数百米,整齐肃穆,只是忘了给我们准备好招待会上融暖的温酒和香酥的甜点。褐黄色的石膏层分布在山体上,已经大片风化成了细小的碎石。即使偶尔仍有残留下来抵抗住侵蚀的部分奋力支撑,孤峰独立,衬着萧索的背景,也总给人一种嶙峋的老态。遥想当年,在大型逆冲推覆作用之中,石膏层要担当 “奠基人”的角色,所做的贡献和牺牲也可见一般了吧。

就在回驻地的路途中,我们意外地遇见了一座1934年树立的高程碑。对我们的考察来说,在经历了这许多之后,这样一个标志似乎极富有象征意义的。蹋实脚下的残雪,大家顶着山雨,驻足碑前,会心地合影留念。此情此景,既表示大家最终有决心并且有能力战胜困难、取得进步,也象征着大家通过考察实习的点滴积累、对阿尔卑斯的了解和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更标志着大家的思想境界在野外的磨砺中不断得到提升、真正地站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我们无愧于这次来之不易的阿尔卑斯之行!

考察实习过程也已然逝去了一半,感觉自己应同样站在一个新的平台去审视自己在考察中的过去和未来。虽然碑上记录了我们的位置是海拔2360m,但我们所追求的攀登高度绝不会有一个明确的限制。那就以此作为一个新起点,以阿尔卑斯作为一个新起点,朝着目标,永不止步!


高程碑前的合影(后排左5为笔者)

 

行踪意大利——前往阿尔卑斯更深处

6月8日的晨雨后,告别醇香的咖啡,告别用瘤状灰岩凿刻成的“书籍”,告别充满知性的城市雕塑,告别贝杨松带雄奇丰富的构造形态,重新投入山间的迷蒙,我们前往意大利,前往阿尔卑斯山的更深处。

到达法―意边境,没有想象中气派而庄严的卡哨,没有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的身影,只有一个颇为简陋且是木质结构的收费站。或许这就是“申根协定”所带来的欧盟成员国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互惠待遇,方便了当地的管理,也方便了我们。路边还是一样的房屋,一样的绿树,一样的高山,一样的静谧。若不仔细些,恐怕就会忘却了前方50米处将会有地理意义上质的区别。收费站前伫立着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的广告牌,虽然没有在周围找到厚重的积雪,却仍使我们觅得了一丝意大利的气息,好像眼前又浮现出了中国健儿在雪场上叱咤风云的矫健身姿。将这个广告牌作为背景,在边境上合影,向前方招手,我们大声说:意大利,我们来了!


法—意边境上的合影(后排左4为笔者)

 

里居罗—皮蒙特带

进入意大利,也就从贝杨松带过渡到了里居罗—皮蒙特带(The Liguro-Piemontais Zone)。在里居罗—皮蒙特带里,我们将观察的重心从构造现象转移到了岩石性质上,因为这里已经变成古洋壳的物质在唱主角了。在Champlas,晚侏罗世红色的燧石沉积在了皮蒙特带的闪光片岩之上,浸渍于倾盆大雨之中,更显得熠熠生辉。作为古代洋壳的一部分,这里仍然可以发现蛇绿岩套。蛇纹岩化的玄武岩和橄榄岩①以碎块的形式分布在剖面周围,很轻松就能观察到,让我们省去了穿越丛林、披荆斩棘之苦。从岩块边的告示牌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里居罗—皮蒙特带洋壳拉张又闭合的演化全过程,着实又是一番沧海桑田之感!

如果说,要找出此次考察期间能够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岩石,那么旅途中多次见到的方解石脉体就应该算是其中之一了。不同于贝杨松带中的布丁构造,皮蒙特带里的方解石脉裹藏在了细密的经过高压变质的闪光片岩之中,不仅被拉长,还被扭曲成了麻花、眼球、杏仁等引人遐想的形态。在多期的变质作用之下,岩石所遭受的百般折磨颇令人同情。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正是有了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才有机会使得石灰岩中析出方解石脉体来,从而塑造了今天引人入胜的千姿百态,真有些“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意味。

不仅是石灰岩,连蛇纹岩(蛇绿岩套中的一种)在高压变质之后也具有了定向构造,透射出变质岩的独特气质来。一块块堆砌在路边、暂歇于河床上的蛇绿岩套滚石,虽未经过变质,但张扬着火成岩个性的绿色,大方而稳重地为岩壁上的苍虬翠枝梳妆打扮。顺着路边谷底的急流,闪光片岩着上了秀美的外衣,传递开来的是当年洋壳开闭轮回的浮沉兴衰,也在道路的曲折蜿蜒中渐渐地向我们挥手告别。

路边的岩石转而变成了片麻岩,黝黑的躯体出露并分布在道路上方,迎着大雨淋漓尽致地施展健硕的肌骨。清晰的线理承托起上部三叠纪的大理岩,象征着有序性所蕴含的强大能量。正是在阿尔卑斯的造山期,二叠纪与石炭纪的古老岩层苏醒了过来,重新展示出脉络分明的片麻岩雄姿,向大地昭示着活力的回归。一路驶过,古老的岩石一边给我们再现出欧洲板块深俯冲的碰撞边缘,一边又不断地提示我们,阿尔卑斯内结晶基底中著名的多拉梅拉地块(The Dora Maira massif)已经到了我们眼前。地块因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而证明了大陆板块深俯冲后再反冲的地质过程,堪称地质学上的又一个经典。身处其中,不由得让人生出敬畏之情。

上午的雨几乎没有停过,而且越下越大,算是意大利为迎接远道而来的我们“精心”准备的第一份礼物吧。随着雨滴不停地敲击车窗,车外的气温渐沉,于是水汽乘机活跃起来,慢慢地渲染了车窗外的视野。观察点上,雨伞在大雨的冲击下苦苦支撑,所以大家匆匆观察了花岗片麻岩和变质沉积岩就返回了车里,开始从薄幕外的烟雨迷蒙中捕捉多拉梅拉地块的最后印象。待到视线变得不再模糊,我们已驶出了山谷,驶进了小镇。为了驱赶之前因冒雨在车外所受的寒气,我们找了一家小镇咖啡馆解决午餐。不过,代价是每人要在店里买一杯咖啡或者朱古力,看来意大利的小镇老板还是相当精明的。在温馨的店堂里,温暖的意式朱古力片刻就端到了面前。搅动匙柄,舀上一勺,含在嘴里,感觉香浓润滑、软甜可口,确实比在家买可可粉所冲泡出来的要好喝得多,也幸福得多。这是当地的特色食品,自然更是地道且纯正的。等暖了身子,大家又有力气上路了。


浓香的意式朱古力

①玄武岩和橄榄岩:玄武岩是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橄榄岩是一种深色粗粒且较重的超基性侵入岩,也属于岩浆岩一类。

 

欧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

出了豁口,雨也停了,顿时豁然开朗,恍若隔世。山岩不再陡峻,行程不再坎坷。才几十分钟的工夫,我们已从欧洲板块跃进到了非洲板块上。二辉橄榄岩代表着上地幔物质的出现,也提醒着我们欧非板块的交界处也许已被我们一路驶过。看着路边岩壁上极有研究价值的二辉橄榄岩,大家终于释放了自到达阿尔卑斯起已憋了很久的锤子瘾,敲下的标本也成为了老师们回国后的重点照顾对象。就在这个采集标本的剖面上,我们留下了实习中为数不多而效果颇佳的合影。手握地质锤的我姿态大方诙谐,照片上看还颇有些地质工作者的气质,故而也给自己保留了一份极佳的回忆。

再往前,我们就离开了阿尔卑斯山区,到达了阿尔卑斯内带以东的磨拉石盆地。不过,在意大利境内的盆地与阿尔卑斯山北侧的不同,不再囿于侏罗山的范畴之中,而被称作波平原(Po Plain)。波平原里仍如巴黎盆地那般平和宽阔,只不过路边种植的已不仅仅是小麦,还增添了大片的水稻田。由于气候的原因,法国难以种植水稻。但一山之隔的意大利却能依仗地中海气候的恩赐,来补偿单调的主食所难以满足的需求。又想起家乡水网纵横的稻田来,发现在意大利,田塍多了几分规矩、稳重和大气。那是适应大机械化农业种植而带来的典型成果。在大片鲜绿的水稻田后面,星点的房屋延伸成了市集,各种建筑错落有致,混杂着古朴和现代的多种风格。从中能够逐渐体会到乡村布局的城市化风格,俨然是意大利重镇都灵向北部山区的衍生。

驰骋在非洲板块上,农田、河流与房屋取代了高山、裂谷,也送来了沉积平原宁静温和的景致。似乎正在远去板块碰撞惊心动魄的一幕幕,行路间已经多了几许似曾相识的轻松与安祥。穿过小镇伊弗利亚(Ivrea),采石场内看到的不再是变质岩,而是晚石炭世的微晶灰岩。由于位于俯冲带的上盘,灰岩中发育了许多大小各异的断层,但珊瑚一类的化石与原生层理仍是清晰可见。想来对于生物化石而言,没有“首当其冲”定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吧!


二辉橄榄岩剖面前的合影(旗右举锤者为笔者)

但在伊弗利亚地区,阿尔卑斯分带并非都是非洲板块的势力范围。在离小镇不远的山丘上,变质闪长岩所在的卡纳维斯带(The Canavese Line)指示了碰撞缝合带的所在位置。那么,在这里,阿尔卑斯山脉南侧的意大利境内,也就是真正的欧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了。于是,获得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概念:意大利隶属于非洲板块,而非欧洲板块。同时,作为阿尔卑斯山区塞西亚带(The Sesia zone)和伊弗利亚带(The Ivrea Zone)的交界,卡纳维斯带将伊弗利亚带留给了非洲板块,而将塞西亚带置于了学术争论的前沿。两派各执一词,或将塞西亚带归并到欧洲板块,或将其认作非洲板块在里居罗洋壳俯冲作用影响下的前缘地带。类似于意大利是否属于欧洲一员的辩题,塞西亚带的归属问题诚然有许多可挖掘、可讨论的有趣之处。只不过前者在我们这些初学者看来,是有一个不争的共识的:意大利属于文化上的欧洲,也属于地史学上的非洲。它是两者的共同结合。

 

伊弗利亚小镇

当晚的驻地就在伊弗利亚。小镇因为当天的皮划艇赛而显得格外热闹。河水湍急,选手劈波斩浪,桥上路边更是挤满了热火朝天的观众。相比之下,并不十分宽阔的小镇街道两旁则安宁许多。古堡教堂静默在周围的现代氛围中,小巧玲珑的火车站更像是十九世纪当地的政府办事处。等到达旅店,也许是因为比赛过后人们都在享受着狂欢,周围几乎看不到当地的人影,故而让人觉得格外静谧。店中收集着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钱币,极有特色。我们还在其中找到了金黄色的人民币五角硬币,煞是兴奋的。分完房间,稍事休息,才注意到夕阳已照进了旅馆的餐厅,回想从早晨的磅礴大雨到现在的和煦暖日,我们终于可以在餐桌上好好地放松一下了。


Ivrea的麦粒状意大利面

意大利的晚餐没有了法式特色的长棍面包,但增添了意大利面的别样风味。和中国所看到的通心粉不同,意大利面做成了一颗颗麦粒状,因而吃面也变得更有利于使用刀叉,而不是使用筷子了。突然又想起在谢晋导演的电影《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通过餐具对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文化差别进行了生动的评价。联系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越发觉得体会深刻了:要学会利用刀叉,但也不能忘了熟练运用筷子的本领。

咀嚼颇似中国风味的意大利肉排,啜着山间爽口的清泉水,远望夕阳下阿尔卑斯山脉恬美的暮景,感觉这顿大餐就是对我们这一天风雨无阻的最好补偿。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这一路,大家都在煎熬中成长!

回程的开始

6月9日终于看到了早晨的碎金,略带慵懒地铺陈在远方的阿尔卑斯山上,不由使站在旅馆阳台上的我一阵惬意:拨云见日了。自抵达法国到现在,还不曾遇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好天气,总觉得有那么点昏惑徘徊在周围,少了些许生气。第一次在早间邂逅澄朗,叫人顿时神清气爽起来。于是润泽在旷达的晨曦中,我们上路。

从伊弗利亚(Ivrea)向着西北进发,我们开始返回法国的路程。此时,我们不仅要学习、观察新授的内容,同时也要对先前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尽管必须承认,这里确有需要进行最终成果汇报的因素,但考察行程进展到现在,大家更多的是出于对野外之旅即将接近尾声的留恋。不约而同地,我们都越发珍惜这最后的时光了。

进入塞西亚带的东部,在欧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过渡位置上,我们要观察的内容是强烈变形变质后所呈现的物质形态。在塞西亚带钠长质榴辉岩相的片麻岩中,含有指示高压变质作用的多硅白云母,并通过含绿辉石、石榴子石的铁镁质岩块的布丁状构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同一个主题:这一带大陆深俯冲经历了高压变质,之后又发生了折返退变质,从而将高压变质岩带到了地表。在公路边的河道里,我们发现清淩的河水将榴辉岩①的滚石洗濯得光彩夺目。于是,大家的共识就是捡上一些这阿尔卑斯特有的岩石带回国内,并把它们制成标本,以便进行研究。一边俯拾五彩斑斓的各种卵石,一边小啜几口阿尔卑斯山间流下的清泉,再侧耳细辨水流泠然的天籁之音,就让人觉得到处都充满了山间的野趣。不过,塞西亚带虽然可以让我们安然地饱享现时的优美景致,但它曾经所承受的种种塑造过程,却远比看上去的要惨烈复杂得多。也正是由于如此难以捉摸的经历,塞西亚带的“身世”成了广泛讨论的焦点。如同是欧非板块联袂贡献的绝妙演出,扑朔迷离的地质情节引得无数后来人深陷谜题而流连忘返。但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因为无所知,所以无所畏,进而才能共同摩擦出精彩绝伦的思想火花。由“谜”到“迷”的过程,想必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幸福的滋味吧!


清澈的泉水浸润着榴辉岩滚石

观察塞西亚带的片麻岩,除了地质历史的收获,还有人文历史的展拓。经过了路边一个拱形门洞,老师停下了车,告诉我们,这个拱门前后总长约两百米距离的残道是古罗马帝国的遗迹。相传当年古罗马征服高卢人,就是途径此道进入法国境内的。虽然时至今日,古道的一侧已全然是喧闹的沥青混凝土马路,但是从拱门外侧保留的岩石排列痕迹看,当时古道的这一侧仍应是陡绝的悬崖。突然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国工匠开凿蜀道的伟大形象来,古罗马的辉煌也自然而然地“跃然壁上”了。古道另一侧的岩壁明显因为有人工的打磨而显得十分平整,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峭壁。石壁上面镌刻了古罗马文字,并每隔固定距离打上了一个铁环钩,也许这些都是用以彪炳古罗马人丰功伟绩的符号。在宽约五米的石板路面上有两道深深的沟痕,一直延绵于整个古道,据说是保留下的车辙印。在历经了几千年岁月的磨蚀之后,辙痕竟也能近乎完整地保存下来,可见当时的印记是何等深刻!古罗马人从此道出征高卢时浩浩荡荡、严整行军的场景忽然变得鲜活起来,那一股自信满满的赳赳气势,就像这辙痕一般留驻在了这短短的片麻岩残道之中,叫今人想来都肃然起敬。现在,历史的波澜壮阔都已归于沉寂,标志法―意友好的各条通途也让古道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但古罗马留下的辉煌余韵萦绕在岩壁之间,仍可以使人从历史的典鉴中回味无穷。通过片麻岩,我们找寻地球的沧海桑田。同样,通过古罗马小道,我们也能找寻人类历史的浮沉变迁。


古罗马帝国栈道崖壁上的文字

一路伴着坡边整齐排列的葡萄架,我们渐渐从非洲板块向欧洲板块返回。与推覆构造相关的典型构造单元是构造窗。而与其形成机理相反,仅保留了孤立的推覆体残体于原位岩体之上,但仍具有相同指示意义的构造单元便是飞来峰。在一直向西北返回到里居罗—皮蒙特带之后,我们有机会遥望了只被云层遮住山头的马特洪峰(Mont Matterhorn)——本次考察过程中所看到的第一个飞来峰。马特洪峰包含了多期变形和多期构造。最下方的山脚处是里居罗—皮蒙特洋关闭后板块碰撞所形成的闪光片岩与变质蛇绿岩,中间是后期推覆上来的塞西亚带片麻岩,最上方则是同伊弗利亚带中相似的非洲板块基底。从这样的物质构造组合可以看到马特洪飞来峰在板块碰撞造山运动中的指示意义:它是从远方“飞来”的推覆体残余,也像构造窗那样为所要讲述的地质故事提供了清晰明了的直接证据。

等我们再次观察含有石膏的闪光片岩,我们已完全走出了非洲板块。继之而来的是东贝杨松带,大家似乎又回到了几天前的状态。虽然地理位置有所不同,但其间还是看到了由沉积的砂岩和泥岩变质而成的结晶基底,还有A型褶皱等相关的变形构造。于是我们顺水推舟,把先前的知识好好地复习了一遍。一路向法国靠近,雨水也按照预计的那样丰沛了起来,大家再次一起躲在五彩的雨伞下完成计划。远眺勃朗峰地块(Mont Blanc Massif)的东沿,听老师讲解沉卧于雪下的阿尔卑斯外带结晶基底,熟悉含有石膏层的杜飞带侏罗纪石灰岩的相关故事。我蓦地感到,尽管是陌生的风景,却同样能带给我们种种似曾相识的记忆。因为朦胧间,我们又回到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崇山峻岭了。

①榴辉岩:一种在地壳深部高压变质岩,主要由浅红色石榴子石和鲜棕色的绿辉石构成。

 

重临法国——夏慕尼

自意大利返回法国,我们穿越了闻名世界的勃朗峰隧道。隧道全长11.61公里,从阿尔卑斯最高峰——勃朗峰下穿梭而过,沟通了意法两国。行驶在隧道里,现代化的设施戏剧性地与先前看到的古罗马小道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象征强权与征服,一个则象征友谊与合作。摆脱了1999年大火悲剧的阴影,重新开放的勃朗峰隧道像其中川流不息的各式车辆一样,继续出色地完成着它的使命。因此,我们得以在短短的一刻钟之后就到达了隧道的另一端,法国的海关入境口。


勃朗峰隧道口的合影(后排左4为笔者)

这一次,我们终于有幸一睹法方警官进行入境检查的全过程,也正好能借机了解一下法国警方的办事风格。两位警官高效而友善的服务,不仅很快检查完了我们的证件,还帮助我们在隧道口的雕塑前拍摄了一张真正的全家福,这也是在野外期间唯一一张没有因摄影而缺少成员的合影。离开勃朗峰隧道,我们抓紧最后的时间,来到了阿平纳兹(Arpenaz)平卧褶皱前。用素描记录下侏罗纪石灰岩被扭曲成S型的平卧褶皱,分析其形态,猜测其成因,大家借以回忆杜飞带的零星识见,也尝试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比较先后所见的细微差别,用自己的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淅淅沥沥的山雨终于在我们抵达勃朗峰脚下的驻地——夏慕尼(Chamonix)——之前停了下来。作为阿尔卑斯山里的小镇,夏慕尼几乎保留了旧时木屋石台的全部风貌,古朴而亲切。镇上随处可见的老式门锁、木制邮箱、圆木花坛和水池上的滴水嘴兽,总给人那般宁谧的惬意,于是大家纷纷购买了当地的明信片寄回家里,作为阿尔卑斯最好的纪念品。尽管不得不承认,就意境而言,这样做会暂时打破山间的寂静与安祥,不过这只是到访者片刻的好奇与问候而已。


S型的Arpenaz平卧褶皱

我们所住的旅馆可以清晰地望见不远处钻出云层的白雪和山峰。阿尔卑斯的另一名峰绿针峰(Mont Green Needle)就静默在旅馆的背后,可以顺着教堂塔尖仰望。不经意间,我们还抓住了喷气式飞机仿佛掠过绿针峰山尖时的胜景,好似是一瞬间点与线、动与静的交织融合。但由于远处的天气状况不甚良好,我们始终没能见到隐藏在群峰之间、浮云背后的勃朗峰的真面目。不过,怀着即将到达胜利终点的喜悦,我们总算可以在这阿尔卑斯的山巅峰林之间,利用所休憩的这一晚,好好地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了。也许正是体现了阿尔卑斯温柔的关怀,她将美妙的夜色和香甜的睡眠作为给我们送行的礼物。现在,是我们好好享受礼物的时候了……

 

阳光灿烂的最后旅程

因为有6月10日早间开云见日的预报,所以虽然清晨的天还没有敞亮,自己就兴冲冲地支撑起还在惺忪中的躯体,想要趁着朦胧面纱被撩起的时候,一睹岿坐山巅的勃朗峰那曼妙的身姿。可惜,尽管淡红的天际和悱恻的流云显得妩媚动人,云际的勃朗峰仍然是有意无意地羞涩在远方的团簇之中,偶或才能够瞥见几分白皙饱满的肌肤。不过,作为补偿,我们有幸看到了绿针峰在旭日东升时的芳容。不似远山那般的娇柔嗔态,而是迎着晨曦的烘焙皦然挺立,直耸蓝天,颇显勇毅的风格。而我们在近前仰望,就越发觉得高大而雄伟了。阿尔卑斯山中的最后一天能以这样的景致开始,诚然有种苦尽甘来的甜蜜。告别以绿色、白色和蓝色编织的旅店背景,我们踏上了最后的旅程。

沿着来时的高架路驶出夏慕尼(Chamonix),山谷里的城市和伟岸的路墩仍然那么熟悉,只是背景由阴霾换成了朗晴。山体上清晰而延绵的层理夹衬在绿毯与蓝幕之间,重新借着阳光焕发出了生气,因而也显出了几分姿色来,叫人心旷神怡。山顶上的残余构造不再像强烈扭曲和独立的小型单元那样显而易见,而是需要连贯起来进行宏观上的辨别,才能联想到宽缓的向斜核部。同样,也需游目纵横,极视野之能,方有机会体察到整个区域大型构造变形的冰山一角。一切都像在考验着我们眼界的容量,锻炼着我们思维的阈值。一路美景,不知不觉已从贝杨松带返回到了阿尔卑斯外带的边界上。


绿针峰旭日东升时的芳容

剖面是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上方是贝杨松带三叠系的含砾砂岩,下方是外带结晶基底的石炭系云母片岩。两者之间的区域不整合面非常分明,而且规整,仍是我之前所未有机会见过的。通过这些斜交的层理,我们可以推断,基底中的变质作用发生在阿尔卑斯地区三叠纪沉积之前。我们更可以想象,洋壳开闭产生裂谷和正断层,随之而形成半地堑。这样,三叠纪的沉积层将不可避免地滑落到基底变质岩之上,于是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不整合接触。而现在,于我们的时间范畴中已归于沉寂的地壳运动颇有深意地留下了这个剖面,激发人种种的遐想空间,既让我们好好回想了一遍我们一路走来的阿尔卑斯,也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从山水地质学视角认识自然风景的魅力:静态的岩石赋有了动态的活力,我们也多了一条探索与审美的新途径。

记不清又复习了几次多期线理相交的褶皱核部。之后在一个开敞的山坳里,我们观察了由走滑断层错断的早白垩纪地层。山坳两边的峭壁上是早白垩纪的浅色石灰岩,都危坐于翠绿的山头之上。但两边岩层的产状并不一致:一边产状近水平,另一边则沿山体倾斜。若要再次看到产状水平的早白垩系石灰岩,就需要继续向远方进行追索。由此,走滑断层的观点就被广泛接受开来。我们学习走滑断层本身的相关知识,也学习在地质现象认识过程中的方法与思路。身处断层之中,若不能眼观六路、细查四方,就会十分容易地忽视掉本质现象。引申到平时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何尝不是由于自以为能够见微知著而不免一叶障目呢?现在想来,临事而迷的时候,需要审慎的思考,需要全面的分析。当自己疑虑之时,能够做决定的将不会再是一念之意、或是硬币的正反面,而应该是支持抉择的实质性证据。正如这不易觉察的走滑断层,如果囿于山坳之间,自是极难判断的。在过去,我也许就会放弃或是乱猜了。但经历了大学的学习,尤其是这一路所见的阿尔卑斯,自己渐渐领悟到,我所需要做的,只是进一步的探索和抬起头来前后参望。这不仅是地质学实践的重要途径与态度,也是整个科研学术道路上的不二法门。我想,阿尔卑斯地学知识以外的积累,也许更是一辈子受用的吧!

我们沿着西阿尔卑斯山区的东沿返回,尽管是与进山时不同的路线,却同样看到了复理石。只是这些在东沿看到的复理石不似先前的色深、层厚,反而掺杂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砾石。无砾石的层位中,微层理更加细密,总厚度同砾石层相比则薄了许多。砾石层中大小砾石混杂分布,有的大砾粒径可以是小砾的十倍以上。由此可见,当时的沉积环境应是多么动荡,地壳运动应是多么频繁,水流的搬运能力之强也是多么令人叹为观止!也许这就是被动大陆边缘的佐证,许多著名的解释和理论已经或即将从这里产生。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身边的一份子也会在此脱颖而出呢!

不仅对复理石进行了复习,在阿尔卑斯外带前缘,我们继着昨天的印象,又观察了一座飞来峰——安纳峰(Les Annes Klippe)。这是本次考察过程中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飞来峰。与马特洪峰不同的是,安纳峰没有多期的推覆,而只是将一部分早侏罗世和三叠系的岩层,与外带结晶基底一起,推覆到了才刚观察过的始新世复理石之上。虽然只是山头的一小部分,推覆体残余却有着居高临下的气势,似乎在向世人展示着将结晶基底推覆到山头的强劲力度,并以此表明推覆作用的强烈程度和影响范围。如同我们之后所看到的紧闭复向斜一翼断裂的景象一样,在阿尔卑斯外带,强烈的变形依然是主旋律。从进山一路走到现在,仿佛就是一个由变形到变质、再回到变形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构造到岩石、再回到构造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观察、再不断总结的综合认知过程。一句话,循环往复,依次递进,受益匪浅!

美丽的安纳西湖


安纳西湖的美丽风光

野外的最后一个点,是在美丽的安纳西湖(Annecy Lake)湖畔。好像是事先知道我们的安排,阿尔卑斯借着安纳西湖,用最华丽的风景来给我们送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还有麦田、屋舍、渔船、阳光,能想到的优美都融合在了眼前开阔的画卷里,所有的奢求都变成了让这样的美景多留驻几小时的简单愿望。湖风习习,推起涟漪,拨弄轻云,似乎在为我们的到来歌唱舞蹈,也为我们的收获称赞叫好。湖面不大,娴静地依偎在群山的怀抱中,光洁的湖水倒映着眼前的色彩,衬托着山势的雄浑,亲切而可人。于是,面对着湖水的佳景,Charvet教授给我们上了野外的最后一课。全景中,所有大大小小的褶皱、断层和推覆体都精妙地构成各种形式的有机组合,呈现给我们一个杜飞带中丰富多样的推覆构造形态。而总的趋势,就是白垩系地层推覆到了始新世地层之上。这样的层层推覆造就了群山,造就了磨拉石盆地,造就了安纳西湖,也造就了我们的知识来源。我们整个野外考察的中心似乎也就是一个词:逆冲推覆。围绕它,我们连续七天翻山越岭,连续七天寝食难安,也连续七天像海绵一样吮吸着阿尔卑斯赠与我们的营养。不能不说,这其中包含了一个既显著却又不易理解、且还有着深远意义的主题——真知来自实践。

合完最后一张影,我们就该向安纳西湖告别了。这样的美景实在不忍就这么匆匆而别,也实在不忍就这么简单地向阿尔卑斯挥手致谢。可是,任务的完成就是旅行的结束。既然阿尔卑斯用微笑着的美景给我们送行,我们也应怀着畅然的心绪离去。在恋恋不舍中,我们回味阿尔卑斯;在恋恋不舍中,我们默默地准备即将进行的成果汇报。我们可以在车中安静地思考,耐心地品味,不辜负今日的美景,也绝对不会辜负在阿尔卑斯山中紧凑充实的七个日日夜夜。

向你告别,阿尔卑斯!愿我的收获能对得起你热情的招待,对得起法方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对得起中方带队老师的备至关怀,也对得起我自己所付出的一切辛劳。希望我们能够他日再见!

 

考察成果汇报会

到达奥尔良已是凌晨一点多了,为了准备6月11日白天的报告,大家都选择了彻夜不眠。经过分组的安排,我们小组负责报告最后一天的内容。而我,作为大三的成员,需要代表小组负责最后的上台报告。这样一来,不仅要进行知识上的准备,我还得考虑如何使用外语完成演讲,练习的难度着实增加了不少。在学校里,我的表现比较活跃,站在讲台前也还有些游刃有余的资本。但是在法国,在奥尔良大学的讲台上,要面对多位法国老师使用英语进行非本专业的汇报,对于第一次出国的我而言,诚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已经体会到战战兢兢、跋前疐后的状态了。

作为一名水文的同学,在基础知识上我本来就是稍有欠缺的。虽然通过前六天的行程,有了对阿尔卑斯地质知识的补习,也有了对阿尔卑斯地质现象的识见,但要提及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自己还是难以准确掌握的。在看来极有可能失败的报告面前,回想起前一阶段自己所经受的困苦繁难,我感到前方的道路已没有选择。只有努力复习、反复练习、牢记概念、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才能算作是面对当下挑战的唯一可行之路吧!至少,尝试着去做一些事,总比只顾着急而无所行动要来得有意义得多。

天空很快就泛起了鱼肚白,一遍遍的练习终于没能让自己顶住倦意的侵袭。等到最后小憩而起,报告会已然进入了倒计时。稍作整顿,再复习一遍所见的面理、走滑断层与飞来峰,脑中闪过安纳西湖的构造全景,发现大家都已端坐在教室里了。

在我之前上台的同学,意气风发,激昂大义,依靠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将前六天的考察内容一一述及。从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物质组成与来源,到构造形态演化推理等各个方面,所展现的考察经过既完整又细致。盛青怡小组的报告加进了古生物方面的诸多补充知识,王朝华小组的报告甚至可以用精彩来形容。大家的报告对于我而言,似乎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压力。他们的出色表现证明,我们努力准备,是有可能通过报告的反馈体现出我们南大学子的应有水平的,从而可以让法方和中方的老师们满意地接受我们的实习成果。但同时,自己现有的知识背景与演练状态能否达到同样的效果,我的心里确实还没有底。只是觉得,对于结果的期待寓于努力的尝试之中,一切只有等到尝试之后才能见分晓。


Faure教授同大家一起讨论报告中的问题

不幸的是,我的开场问候不甚流利,心跳的声音也仿佛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不过还好,此后借着转入正题的过渡,自己调整了一下情绪和节奏,表达也自然了许多。毕竟当时我只是想着将自己所有的收获和见闻传达给大家,告诉大家我这七天究竟学到了些什么内容罢了。出于简单的目的,于是注意力也就专注了。没有杂念,从贝杨松带的不整合剖面一直过渡到安纳西湖的碧水青山,没有遗漏重要的细节,也没出现低级的错误。我把我的所知所识和盘托出,欣欣然一气呵成。也许正是我实事求是的朴实风格感染了老师,也或有查漏补缺之类的其他原因,我的报告结束后,Faure教授兴奋地上了黑板亲自为我点评报告的效果。借着对小型倒转褶皱上、多期面理交错而指示受力方向问题的讨论,Faure教授强化了我对单现象多解释问题的全面理解,并同时提出了一些实习过程中未细致讲解、却颇值得深思的构造现象,俨然将整个教室激发成了一个热烈的学术讨论会。从法方老师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热情的教学风格中,我体会到了一种微妙的感动:在学术面前,他们就像一群天真率直的孩童一样可爱。专注的神态、慈祥的面容和执著的精神,令每一位考察团成员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景仰。他们的指导细致且生动,目的只是希望我们可以真正的从阿尔卑斯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感悟。正是他们这种真诚的奉献和审慎的作风,让我感到相比国内的状态,自己确实有了进步和提高。不仅在地质学专业知识上有了极大的拓展,我在认识上的成熟更体现在了不知不觉培养起来的态度和方法之中。无论是他们的鼓励、期望,还是他们的批评、指点,在野外七天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尤其对于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我而言,这是一场具有领航意义的报告。

我最后的报告运用了包括手势、作图等在内的各种表达方式,将这七天的积累呈现给了老师,呈现给了大家,还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没有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至少说能对得起南大“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吧。我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因而我们小组报告内容的完成,就表明了成果汇报会的尾声,也象征了考察任务的圆满结束。最后,在Charvet教授的带领下,每一位法方老师都从自己的角度对整个考察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我们在第二天以后的表现,最终还是得到了陈岩老师的肯定。这也给了我们足够的自信去坚定地走好今后的路,因为我们已经懂得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定位。阿尔卑斯的经历将永记我们心间!

野外七天的欢笑、汗水、插曲、艰辛,在最后陈岩老师家的自助烧烤聚会上都一一融化在了大家的心里,丰富充实,且蕴含着思辨的哲理。而今,旅程的详细经历虽有些退淡,但一思及那五彩斑斓的七天,总是百感交集。借着尚留有的温度,再次细细品尝那七天的每一处细节,原来阿尔卑斯还在眼前……

致谢

本文从康育义老师《山水地质学》课介绍的自然审美观中受到启发,经康老师的引导、提示,发展思路并最终完成。完成过程中,康老师对本文进行了悉心的指导、详细的审阅、认真的修改和更正,提出了十分宝贵而有启发性的意见和思路,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此表达对康老师的诚挚敬意和感谢!文中的照片一部分来自武龙同学和牛亚卓同学的个人相片集,在此对他们的支持深表谢意!文中关于地质学知识的图片、解释和相关的资料记录,参考了阿尔卑斯野外地质考察实习指导书、武龙同学的野外记录和笔者本人的实习记录。武龙同学的帮助为本文的完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感谢其对本文完成所作的极大贡献!文章最后的定稿过程还参考了王博老师、胡文瑄老师、邵进老师和张昱、公主等同学的建议,一并致以真诚的感谢!

我们在考察途中享受到了法方J.Charvet教授、M.Faure教授、D.Cluzel教授和陈岩教授以及中方带队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在此向他们辛勤的指导与奉献表达真诚的敬意,他们为我们在考察过程中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谢谢各位老师!


©2002 - 2009 SuperWo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