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非物质论
陈晓东,李婷
摘 要:当今中医学教材中把“气”定义为某某“物质”,这是错误的。气不是物质,气是物质运动的表象。
关键词:气;物质;定义;表象
“气”的概念是中医学这座宏伟大厦的理论基石之一,其基础性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令人遗憾的是多数中医学教材中给出了错误的“气”的定义。就其内函归纳起来有如下数端:
(1)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2)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3) 气是有很强活力的物质。
(4) 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
“物质”通常是指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即可测知的客观实体。查看各中医学教材,也是取此含义。“物质”的另一哲学范畴的含义,是指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个含义在日常语言中罕见,中医教材中也显然没有取此意义,否则将解释不通。例如:“气有余便是火”,如果这里的“气”作哲学意义上的“物质”解,将是多么荒诞!这个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怎么竟然能够“有余”,而且居然化生出“火”来。“物质”范畴是对不同的物质形态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所作的最高概括,“物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外延最广的范畴,除了这一意义,不能用作其它定义。如果在“物质”这一哲学范畴前冠以“精微”、“有很强活力”等形容词,是荒谬的。可见,上述“气”的定义中的“物质”的含义即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
原子构成了宏观物体,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这样的时代,硬要说“气”构成了人体,请问言出何据?科技发展已使人类深入到原子世界,难道还有必要臆造出一种更微小、更“精微”的“物质”,以取代原子吗?单个原子微小到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不消说更基本的粒子了,这算不算“精微”?诸基本粒子构成所有有形物体,算不算“基本”?电磁场、引力场、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弥漫宇宙,大到总星系,小到层子,无不贯彻,是诸有形物质相互作用的媒介,且处于永恒动变之中,算不算“无形”而“有很强活力”?那么“气”是其中的哪一种?抑或是哪几种的混合?或者另有他物?抑或“气”比基本粒子更微小,以至当代科学家还没有能力发现?那么古人又是如何得知的呢?难道是靠“特异功能”吗?
古人没有现代的技术手段,看不到原子,所以提出“气”构成物质的假说。这本无可厚非,但此假说在今天已能被明确地证伪,如仍坚持,就没有道理了。
把“气”定义为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将导致文法不通。原因在于“功能”不具有运动的属性。试想,“胃气上逆”可说成“胃的某种功能上逆”吗?“功能”是抽象概念,与“物质”是不相容的。如果说“气”既是某“物质”,又是某“功能”,就违反了逻辑学中的矛盾律。
可见,“气”不是某某“物质”,也不是某某“功能”。
那么,如何给“气”下定义才合理呢?我们给出如下答案:气是物质运动的表象。
这个定义中的“气”界定于中医学范畴,“物质”界定于物理学范畴。“表象”指人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
从表象层次来研究生命活动,是“气”这一概念的精华,超越了以分析还原思想为基础的现代科技理论。当代理论物理学前沿向中国古典哲学的靠拢,有助于说明这一点。
Qi Is Not Substance
ABSTRACT: The current schoolbooks of TCM define Qi as some kind of substance,however,such a definition is just a summary of those mistaken ideas of the ancients.In fact,Qi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substantial movement,it is our idea,not substance itself.
附注:此文发表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12月第7卷第12期。